“没想到不用打官司也能拿回工钱!”近日,在崇川区综治中心法院立案窗口调解员江冬梅的主持下,某物流企业员工与公司负责人达成调解协议,一场群体性欠薪纠纷终现转机。
今年2月起,崇川区综治中心法院窗口陆续收到宗某等14名某物流企业员工的起诉材料。手持公司出具的欠条,员工们反映被拖欠的工资从数千到数万元不等,但法定代表人尤某因从事快递配送工作,白天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综治中心调解员通过企业登记信息“顺藤摸瓜”,深夜添加尤某微信展开沟通。
“上家拖欠我几十万元,我也在到处追债。”尤某在微信中坦言经营困境。在综治中心首次召开调解会的当天,尤某因配送任务缺席,调解一度陷入僵局,但调解员坚持每天下班后通过微信发送法律提示,终于促成尤某到现场调解,于是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每一个声音都被听见,每一个问题都有回响。近年来,崇川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推进全区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规范化建设,坚持“实战、实用、实效”,积极协调落实综治中心机构编制、职能设置,提档升级综治中心接待场地、调解阵地和调度中心,扎实做好“一站式解忧”大文章。
走进崇川区综治中心受理接待大厅,来访接待、公证、人民调解、法律咨询、劳动仲裁、工伤认定等窗口配备齐全,这里引入法院、司法、人社等专业条线,对矛盾纠纷采取平台受理、中心统筹、调解优先、分类办理。作为开展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风险防控的重要工作平台,崇川区优化细化中心工作流程、服务管理规范和内部管理措施,强化“线上+线下”矛盾纠纷收集渠道,积极构建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体系。2024年以来,区综治中心接待来访群众19390人,受理矛盾纠纷等各类事件15171件,办结11827件。
矛盾纠纷处置在早、化解在小。崇川区综治中心充分调动网格员、微网格员、退役军人、妇联执委、志愿者、物业保安等群防群治力量,当好“千里眼”“顺风耳”“前哨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上报信息。综治中心加强信息数据的收集、报送、管理和运用,推动矛盾纠纷从事后化解向源头防治转变。
“张老伯,最近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难事请找我。”马师傅是一名退休老党员,也是一名微网格员,每天穿梭在小区16~17栋之间,收集起街坊邻居的意见建议和矛盾隐患。一次走访时,马师傅发现小区16栋居民反对已经取得相关证件即将进行施工的隔壁楼栋安装电梯,认为影响底层采光、通风等,于是多次阻挠电梯施工,马师傅及时上报情况。区综治中心协调区委政法委、区法学会、区法院等部门,联合综治中心法律专家诊所的专家参与联合化解。经过实地调研,充分听取双方业主的诉求,多次召开综治中心法律咨询专家参与化解的推进会,最终在法治护航下,电梯安装完毕,投入正常使用,这起电梯安装纠纷得到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