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不辍 未来可期 | 三位“商界木兰”畅谈南通民营经济发展 | 南通发布

四月的南通,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16日,近三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女企业家受邀走进张謇故里,在南通这片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热土上,汇聚巾帼智慧,共话实业报国。南通发布记者采访了三位初次来通的“商界木兰”,以“她视角”观察南通民营经济发展。

福建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新中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刘驰(企业供图)

吴刘驰:技术创新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天津大学法学本科、英国卡斯商学院硕士,拥有海外创业经历......手握这样的人生“剧本”,女企业家吴刘驰毅然选择回国、加入民企。主导企业战略转型的首个重大项目——搭建全国性B2B电商平台,同年拿下“中国互联网最佳解决方案奖”。

初次来通,福建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新中冠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吴刘驰就被张謇企业家精神所吸引,“在我看来,爱国是张謇企业家精神的灵魂与根基,贯穿了张謇先生的一生,这也是先生所有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作为我国近代纺织业的发祥地,坐拥千亿级全球性家纺市场的纺织之乡,南通的高端纺织产业给吴刘驰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认为,纺织产业在南通的发展与崛起,正是对张謇企业家精神最好的当代演绎。在传统产业面临数字化转型压力时,大生集团建成全国首个10万锭智慧纺纱工厂;鑫缘集团以6项国际领先技术重构丝绸产业链,其生态夏凉蚕丝被采用数字化定制工艺,年产值近百亿元。这些实践无不印证了:唯有将技术创新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才能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吴刘驰所在新中冠集团拥有近200项自主知识产权,凭借强大的平台开发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在数字化转型服务领域积累了成熟的经验,致力于为各类企业量身定制精准有效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吴刘驰说,非常期待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南通的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稳步迈进。

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分众传媒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陈岩(企业供图)

陈岩:选择南通就是选择长三角

“选择南通,就是选择长三角。”上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分众传媒集团战略研究院院长陈岩认为,这是她听到过的最棒的城市推介词。

百年前,南通先贤张謇先生在家乡兴实业、办教育、建城市、做慈善,开启了南通近代工业文明,实业报国的精神由此在江海大地赓续绵延。近年来,南通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项目支撑、集群发展的制造强市之路,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我注意到,当前南通正积极服务融入梯度分工、链式配套的长三角产业新格局,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深远海装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攻坚培育,打通‘上海总部、南通制造,上海研发、南通转化,上海集成、南通配套’的合作路径。”作为一名媒体人,陈岩称赞南通在产业发展上的解放思想与开放协同,这也必将为广大企业家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

“南通拥有长三角甚至整个东部沿海地区不可多得的宝贵战略资源,这里的江海资源潜力正加速释放,百亿级重大项目从过去‘几年招一个’到现在‘一年招几个’。”陈岩坦言,初次来到南通,在深入了解这座实业之城的“腾飞密码”后,十分感佩南通的发展魄力,期待未来与南通产业发展能有更多双向赋能的合作实践,此外也希望依托上海女企业家协会这一平台,增进沪通两地之间的交流学习、经验分享以及资源协同,加强思想碰撞,寻求更多产业对接的契合点,为共同书写江海交汇的崭新篇章贡献更多“她力量”。

河北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河北英皇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洋(丁晓春 摄)

刘洋:“南北联合”释放产业协同强磁场

“虽是初次来南通,对这座城市却已神往已久。”河北省女企业家协会会长、河北英皇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洋说,从濠河畔的南通博物苑到唐闸的工业遗存,再到遍布城乡的教育慈善设施,能够感受到张謇先生的精神印记无处不在。“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其‘父教育、母实业’的理念生动诠释了企业家社会责任与家国情怀的统一,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深度绑定的格局,正是当代企业家需要传承的精神内核。”

打造洋洋花卉全产业链赋能地方经济,建设阿布卡小镇助力乡村振兴。作为一名跨领域创业者,刘洋对南通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印象深刻。“我注意到,如东洋口镇林克斯生态休闲农业园融合了地热能发电、中药材种植、水上运动等业态,打造‘农文旅体’复合型乐园。特别是中药材种植研究,正推动传统农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这种‘产学研用’一体化模式值得借鉴。”她坦言,加强农文旅数字融合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未来若能引入北方市场资源进行南北文旅产品联合开发,必将释放更大的协同效应。

“此行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两地企业家在思想层面的同频共振。”刘洋说,非常期待与南通企业间建立长效对话机制,在产业深度融合、资源融合创新、公益生态共建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推动京津冀与长三角的产业要素有效流动,在“双循环”格局中践行新时代实业报国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