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科学探索热情,推动科普教育深入乡村,培养青少年创新实践能力,4月12日,海安市科协、科技馆联合刘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团支部、关工委、妇联在村多功能厅举办“乐学科技 自制饮水机”主题活动,30余名乡村青少年在科技馆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简易饮水机,感受科学魅力。
从理论到实践:科学原理“活”起来
活动伊始,科技馆老师通过生动讲解和趣味动画,向孩子们科普饮水机的工作原理。结合“大气压强”“虹吸现象”等物理知识,老师将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生活实例:“为什么水能从瓶子里流出来?”“吸管的长短如何影响水流速度?”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现场互动气氛热烈。
随后的动手环节中,孩子们化身“小小工程师”,利用塑料瓶、吸管、胶带等简易材料,分组协作制作饮水机。科技馆老师耐心指导每一步操作:“瓶身打孔要注意密封性”“吸管弯折角度决定水流稳定性”。经过反复调试,一台台“专属饮水机”成功出水,孩子们欢呼雀跃,成就感满满。
趣味实验+环保理念 点亮科学热情
为深化学习效果,活动特别增设“科学实验秀”环节。科技馆老师用“纸片托水”“气球提杯子”等趣味实验,直观展示大气压强的神奇力量,孩子们惊叹声不断。六年级学生刘梓萱兴奋地说:“以前觉得科学离我们很远,今天才发现它就在身边!我回家还要用废旧材料做更酷的发明!”
活动还融入环保教育,倡导资源循环利用。废弃塑料瓶“变身”科学教具的理念让家长连连称赞:“孩子既学了知识,又懂得了节约,这样的活动真有意义!”
科普资源下沉 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刘缺村党支部书记严晗表示,此次与海安市科技馆的合作,是推动优质科普资源向乡村延伸的重要举措。“许多孩子第一次接触科学实验,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让我们惊喜。未来我们将持续举办此类活动,为乡村青少年搭建更广阔的科学实践平台。”
海安市科技馆负责人透露,下一步计划在刘缺村设立“流动科技角”,定期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并邀请乡村学生参与市级科技竞赛,助力科学梦想生根发芽。
活动尾声,孩子们带着亲手制作的饮水机和《家庭科学实验手册》依依不舍离场。这场融合知识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科普课堂,不仅为乡村儿童打开了科学探索之门,更播撒下热爱创新、勇于实践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