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到来之际,4月19日下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江苏省环境地质调查大队、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组织30组亲子家庭开展“4·22地球日”主题活动,共同探索“蓝色星球”的奥秘,以实际行动践行“保护地球、从我做起”的理念。
一进大厅,地质勘测工具展区瞬间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面对古代的洛阳铲、罗盘,现在的望远镜、对讲机、无人机,他们一边好奇地触摸这些陌生而神奇的工具,一边抛出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展区旁设立了五山地区地质灾害治理科普展板,“这个像蘑菇一样的装置,是埋在土里来观察水的含量……”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对地质灾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孩子们又开启了地质“时光之旅”。一边,大家排着队抚摸恐龙蛋化石,透过粗糙的表面感受时间的“脉动”;另一边,孩子们在岩石、矿石样本堆里“挑挑拣拣”,不时举起矿石端详,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从室内移步户外,大家聚集在一处取水口周边,听工作人员科普地源热泵的运作原理和方式。“热泵一般会装在哪些地方?”“有什么局限性?”“是可持续的能源吗?”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迫不及待想要得到解答。参观完地热能源系统,工作人员带领孩子们来到一旁的岩芯展区,科普地质分层的原因,并让孩子们上手感受岩芯质地。
看完岩芯,就到了孩子们最为惊叹的实践环节。在无人机展示区,技术人员操作无人机进行起飞、盘旋、悬停,展示无人机如何按预设航线对指定区域进行扫描,模拟在自然资源调查工作中的实际流程。到南通分院河边,技术人员一边操作无人船在河道上“劈波斩浪”,一边介绍其设备构造、搭载探测仪器以及在自然资源工作中的作用。
活动尾声的地质课堂上,孩子们的热情丝毫未减。工作人员围绕地球的组成、地质灾害的种类、地球各类物质等内容进行授课,每到互动问答环节,一只只高举的小手如同雨后春笋,童声笑语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今天认识了地球的形成,学到了很高级的知识,我特别开心!”活动结束后,就读一年级的陈馨月小朋友还显得有些依依不舍。小朋友父亲表示,这次活动很沉浸式,不仅让孩子收获知识,更在团队互动中培养了科学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