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 | 去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达5.4万件 | 南通发布

“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即将到来。4月21日,我市召开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暨《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24年,我市知识产权创造实现跨越式增长,全市新增发明专利授权首次突破1万件,有效发明专利量达5.4万件,其中企业发明专利占比达89%;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四年时间完成“十四五”目标的156.8%。

2024年初,我市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成为全省第三个知识产权“国家级双示范”城市。一年多来,我市高点谋划、高位部署,推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南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绩效跃居全国第十、全省第一,南通市知识产权局被国家四部委联合通报表扬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地方立法,《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将于4月26日正式施行。

聚焦高质量创造,我市着力激发企业创新“源头活水”。实施专利培育“滴灌计划”,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紧盯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主体,推动创新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倾斜,涌现出中天科技、通富微电等11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有效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聚焦高水平保护,我市全力构建“严大快同”立体体系,让知识产权全链优护、协同守护、即时保护成为“万事好通”营商环境的重要标识。“严保护”方面,2024年,全市共查办专利商标行政保护案件1876件,罚没款1031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约2亿元;审结各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案件2863件,最高侵权判赔额达3000万元。

聚焦高效率运用,市市场监管局实施专利转化“雨露计划”,架起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跳板”,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全市专利转让许可超1万件,新增专利产品备案1036件,71件产品被认定为专利密集型产品,知识产权“密集成势”,带动产业发展“攀高逐新”。打造“通知融+通知贷”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品牌,组织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活动20余场,惠及中小企业1500余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额达113.6亿元。

聚焦高品质服务,我市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一件事”集成改革,积极构建“政府+市场”全要素汇集、全链条发力的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便民利企水平。南通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缩至80天,压缩比达85%,授权率高达90%,目前正加快推动预审领域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领域拓展。即将开园的南通市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汇聚巡回审判、联勤警务、版权鉴定、协同保护等司法行政资源,整合商标专利代理、知识产权运营等中高端服务机构,目标打造长三角一流的“一站式”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平台。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徐加明介绍,该局以高标准建成知识产权“国家级双示范”城市为牵引,在纵深推进知识产权“四大计划”的同时,将加力开展知识产权全链保护、质量提升、强链增效、强企赋能“四大工程”,加快打造创造活力足、保护能力强、运用效益高的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为南通跨江兴海、勇挑大梁,迈向更高质量“下一个万亿”提供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