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琅快评 | 让“外贸优品”站上国内消费市场C位 | 南通发布

19日至20日,“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活动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全省13市超220家外贸企业携“王牌产品”火速集结,各大头部商超平台放量进场“扫货”,火爆交易现场,弥漫着些许“壮烈”的味道。一位商超负责人表示:要让“外贸优品”站上国内消费市场C位!

此次展会活动,有媒体称是“一场惊心动魄的破局攻坚战”。事实上,这只是“外贸优品中华行江苏站”的场景,商务部自今年3月以来在全国10个经济大省联动开展类似活动。此举意在引导支持外贸企业快速转型,向国内消费市场“大后方”挺进,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破局攻坚、化解燃眉之急。

消费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中国是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关税壁垒肆虐横行的当下,我们不仅无所畏惧、充满底气,反而更加激发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勇气和决心。正所谓“西边不亮东边亮”,外贸形势越是严峻复杂,国内大循环在多方力量加持下反而越顺畅。商超负责人的一句“让外贸优品站上国内消费市场的C位”,就是很好的注脚,这不光表明了支持外贸产品的坚定立场,更印证了市场规律的理性回归。

“外贸优品”进入国内市场,是应急之举,但绝非权宜之计。早在2020年4月,十九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就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内需为主导转变,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5年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不断释放,超大规模市场的集聚效应得到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加快塑造。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这为外贸企业在应对国际贸易风云变幻中进退腾挪,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制度保障。从这个意义上讲,外贸企业在国内市场开疆拓土,是意料之内的事,是企业“两条腿”走路,实现内、外贸一体化转型的必然之举。

“外贸优品”进入国内市场,要“入乡随俗”,与提振消费融为一体。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收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并推出一揽子促消费“大礼包”。今年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就江苏而言,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万亿元,跃升至全国第一位。可以说,消费者对高品质、多样化产品的旺盛需求,为外贸企业转型提供了绝佳条件。当前最紧要的是,广大外贸企业要善于危中寻机,解决好优质产品与国内需求精准对接、销售渠道快速搭建、扩大品牌认知度等问题,从而在与国内“大力提振消费”的互促共赢中,早日让“外贸优品”站上国内消费市场的C位。

外贸出口“寒风凛冽”,“提振消费”春意盎然。相信在国内政策利好、市场友好、风景独好的大环境支持下,外贸企业必定能渡过难关、华丽转身。  ·张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