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南通开发区R22031地块施工现场机器轰鸣、一片繁忙,作为全区首个第四代住宅试点项目——星湖新项目成功取证开工,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项目从筹备到开工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市住建局、市资规局等部门的协同发力,更得益于市图审中心“提前介入、全程护航”的创新审批服务模式,以全流程优化为项目落地按下“加速键”。
“通常情况下,从产品设计研究到拿地开工,整体流程耗时约90天。而星湖新项目借助‘预审+会商’联合机制,将前期事项办理时间大幅压缩至40个工作日,刷新了开发区改善型住宅报建的速度纪录。”市审图中心主任黄裕锋告诉记者。
项目筹备阶段,市住建局、市资规局、市图审中心迅速协同,出具《关于试点建设立体园林绿色生态建筑的会商意见》《南通市品质住宅改善提升意见》等文件,明确技术标准,从源头规避后期反复修改,为项目快速领证开工筑牢基础。
施工图审查是保障工程建设安全与图纸质量的关键环节。市图审中心围绕项目建设需求,深度优化审批流程,构建“预审-反馈-优化”闭环体系,通过“加法”延时服务提升服务深度,以“减法”精简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针对项目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但施工图已具备技术审查条件的情况,市图审中心组建专业服务专班,提前介入审查工作。运用容缺预审、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等机制,最大限度缩短图纸审查周期。此外,全面推行帮办代办服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为项目“落地生根”注入强劲动力。
在项目审批推进过程中,住建局、资规局和图审中心等部门紧密协作,搭建常态化沟通平台,主动靠前服务、精准施策。针对第四代住宅特性,在技术规范、审批标准等方面提供灵活且务实的支持,实现从“被动审批”到“主动服务”的转变。市区各部门携手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推动政府与企业“双向奔赴”。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服务民生就是守护城市温度。”黄裕锋告诉记者,近年来,市审图中心积极创新,推行“摘牌即开工”模式,助力火车站综合枢纽项目在4小时内完成审查;协助市住建局首创“南通模式”消防验收改革,被省委深改委、省工改办作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自试点开展以来,累计为小微企业减负近800万元;参与编制《江苏省室内冰雪场所消防设计导则》《南通市区既有建筑改变使用功能规划消防联合审查管理暂行办法》《南通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防火导则》《南通市市区城市更新改造工程消防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成功破解南通市既有建筑改造、室内冰雪场所、电动自行车停放、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等消防难题,让城市更新既有乡愁韵味,又有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