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江海大地 绘制青山绿水 | 八旬书画达人学习无人机航拍为创作注入云端视角 | 南通发布

 

 

80岁的书画达人蒋云龙,紧跟时代潮流,学习无人机航拍、剪辑视频等新技术,为山水画写生、创作赋能。这几天,他熟练操控无人机航拍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陆洪小镇、通吕运河等通城标志性景点,创作了三幅鸟瞰视角的山水画新作。

学无人机拍摄 空中鸟瞰南通

暮春时节,市区学田公园,满目绿意处处皆景。80岁的蒋云龙老人,从家中步行几分钟就来到这里。他熟练地操控无人机航拍家门口的健康主题公园。“学习无人机拍摄技术已有4个多月,航拍了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五山地区滨江片区、紫琅公园等通城标志性景点。”蒋云龙说,也经常来学田公园航拍。

蒋云龙是市人社局退休干部,自幼喜爱书法,退休后在市老年大学学习书法、山水画、诗词等。在我市著名山水画家华俊山、朱淦、张洪华精心指导下,蒋云龙靠着悟性和勤奋,取得长足的进步,其书画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入展获奖。

学田街道辖区文化底蕴深厚,通城不少书画界名人就住在这里。蒋云龙是有名的书画达人,曾创作过《江海揽胜图》《千年古濠河,十里新画廊》《中国近代第一城》等多幅中国画长卷。2016年,街道专门为蒋云龙成立了“云龙书画室”,现已成为著名的文化养老品牌和省级名师工作室。

“中国山水画创作多用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的‘散点透视法’,构图法则为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蒋云龙说,学会了无人机拍摄,为山水画写生、创作注入了云端视角,对传统的三远法构图有了新的理解,并在创作中能更好地诠释。

刻苦钻研技术  全家大力支持

蒋云龙曾在新疆工作、生活了14年,做过拖拉机手,后被推荐到新疆奎屯师范脱产学习俄语,毕业后做过8年教师。他在新疆还组建了幸福的家庭,儿女双全。20世纪70年代末,蒋云龙回到南通,先后在南通群力针织厂、市劳动局工作。退休后,他潜心于书画学习、创作。

“儿子买了无人机送给我,还手把手教我操控拍摄技术。”蒋云龙说,第一次拍摄是在紫琅公园,那天是周末,老伴、儿子、儿媳妇一起陪同前往,“无人机和遥控器连接上,顺利起飞。从显示器中看到鸟瞰紫琅公园的画面,感觉很震撼。”

77岁的邓小梅,与蒋云龙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感情很好,从未红过脸。“这段时间,他痴迷无人机拍摄技术,勤学苦练。”邓小梅笑着说,儿子教过几次后,老伴逐渐掌握了无人机拍摄的窍门,能独立操控,“每次航拍,我都陪伴在一旁。”

“儿子还为我买了笔记本电脑,孙女为我下载了百度地图关怀版APP。我每次航拍以后,就在电脑上处理图片、剪辑视频。”蒋云龙说,女儿、女婿一家也鼓励他与时俱进,积极拥抱新技术,“我还在学习豆包等AI技术,创作会受到启发。”

创作三幅新作  全新视角呈现

蒋云龙以航拍图片为素材,创作了三幅鸟瞰视角的山水画新作,并分别赋诗。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由临江而立的狼山、军山、剑山、黄泥山、马鞍山及植物园、啬园等周边区域组成,是主城区重要的城市生态功能板块。“我以《俯瞰紫琅别样情》为题,潜心创作了这幅作品。”蒋云龙向记者介绍第一幅新作。

创作山水长卷《俯瞰古镇念英豪》,蒋云龙用鸟瞰视角描绘了位于陆洪小镇东首的刘瑞龙故居,缅怀红十四军的创始人刘瑞龙。通吕运河外通长江,是南通市内河运输的主要河道,被称为南通“第一运河”。他还创作了鸟瞰通吕运河视角的山水画新作。

去年,蒋云龙创作了《八千里路云和月》10米山水长卷,描绘个人成长经历致敬伟大时代。“我出生在原通州观音山地区,长卷就从这里画起。”蒋云龙介绍,高中毕业后,他从南通出发,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次年分配到连队从事农业生产,这幅画描绘了南通、新疆两地数十处标志性建筑、景点等。

“下个月,我将携老伴重返新疆,探访工作过的地方,和老同事重聚,回眸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蒋云龙说,届时会带着无人机前往,拍摄新疆壮丽的自然景观,搜集创作素材,争取创作出更多“笔墨当随时代”的山水画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