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将至,老街燃情。近日,南通最古老的街区寺街成为线上线下都火热出圈的city walk打卡地。南通题材院线新电影开拍引来不少追星族,唐代古刹天宁寺的修缮完工勾起不少南通人的情怀,范当世故居的“春日顶流”木香花与光孝塔同框引得摄友蜂拥而至,一批宝藏小店成为年轻人集聚的好去处。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南通寺街的话题不断翻新。记者前往寺街街区现场探访,探寻这条千年古街走红的流量密码,为大家解密“五一”玩转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的新攻略。
寺街好热闹:一部新片,一树繁花
600米长的青石板路从南到北贯穿街区,街的两边多为粉墙黛瓦的明清民居。因寺而生的寺街已存续了12个世纪,老南通的半城烟火在这里不绝如缕。
这个春天,纷至沓来的到访者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让古老巷陌变成city walk的全息场景。漫步悠长的街巷,邂逅花香、古韵与国潮,跟着抖音、小红书和朋友圈来打卡的朋友络绎不绝,展开一场千年老街与年轻脚步的双向奔赴。到了周末,宽不过3米的寺街甚至显得拥挤。
有人说,寺街最近火了,与一部正在这里拍摄的新电影有关。电影《她的逃跑计划》原名就叫《寺街》,讲的是一段老街故事。不少网友在这里偶遇了梅婷、黄奕、周雨彤等明星,更多追星族便在此守候。
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王安齐是地道的南通人,“90后”的王安齐初中就读于寺街内的南通中学,另一名编剧顾丹童是她的同学。王安齐说:“寺街成为我们两人在国外求学时,对于家乡最深的记忆之一。”选择在寺街开拍这部新电影,确实为这个街区带来了巨大的流量。
提起寺街与电影,感触最深的人当数南通籍一级导演、中国夏衍电影学会会长江平,寺街是见证他成长的衣胞之地。他告诉记者:“我们家原来就在育婴堂巷老16号,后来的24号。家里有前后两个院子,老虎灶就在我们家那个院子的前边。”
说起与寺街及西南营有关的电影人,江平如数家珍:“电影演员江村故居就在寺街,离范氏诗文世家很近。江村是周总理当时最喜欢的话剧演员,如果不是抗战时期英年早逝,江村的艺术成就不可限量。住在寺街的电影人当中,还有不久前去世的导演梁廷铎老师。电影演员梁天、主持人王梁都是他们梁家的。与寺街一街之隔的西南营有著名电影演员、人民艺术家赵丹先生的故居,今年适逢赵丹110周年诞辰,会有不少人到这里来寻梦。在赵丹‘小小剧社’的小伙伴中,朱今明家也是西南营的,顾而己的家在惠民坊、掌印巷一带,钱千里也住在附近。”
在近期打卡寺街的到访者中,不少人是为追逐“春日限定”木香花而来,这也让隐逸在寺街123号的范当世故居成了网红打卡点。这里是南通范氏诗文世家的老宅,自明代文学家范应龙到当代书画家范曾,诗书传家十三代、代代有诗词传世。南通范氏祖居苏州,为范仲淹的直系后裔。张謇的挚友范当世更是近代中国诗坛的翘楚。
老宅院中的一口古井与不远处的光孝塔遥相呼应,恰似一方砚台与一支巨笔,寓意着可以书写大块文章。来访的不少摄影爱好者找到了光孝塔与老宅木香花同框的最佳机位,引发了一股“寺街木香花”的转发热潮。记者询问到场的拍摄者,大多是从小红书和抖音上看到这个热门话题,不约而同前来一探春色,也顺便了解了这个诗文世家的传奇。
寺街有看点:千年古刹,潮流小店
新片开拍,木香花开,这些只是吸引人走进寺街的N个理由之一。经历了千年沧桑的寺街,就是一处迷宫般的宝藏地,召唤着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天宁寺的修缮完工牵动着南通人的心。寺街,顾名思义,有寺才有街,这座寺就是素有“一州伟观”之称的千年古刹天宁寺。天宁寺始建于唐朝咸通四年(863),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内最值得关注的是历经千年风雨的“通州三塔”之一的光孝塔,还有被陈从周教授认定为与宁波保国寺一起“全国唯二”的宋代瓣形瓜棱柱、宋徽宗御笔题写的“大雄之殿”值得打卡。
据悉,天宁寺保护性修缮工程竣工后,已经向游客全面开放,作为南通的文化地标焕新出发。前往踏访,可以欣赏宋代或更早期建筑形制特征,领略传统工艺的精妙与古建之美。
到这里打卡的外地朋友不会错过位于寺街东南侧的钟楼、谯楼。谯楼始建于元代,钟楼则是张謇先生1914年倡导创建、本土设计师孙支厦设计。这里曾经是南通城地理意义上的中心,作为见证城市发展的“双子楼”,如今已是南通市的地标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与老建筑的古朴厚重相对应的是这个街区的潮玩新场景。崇川区2024年开始启动“点亮寺西”工程,推动寺街“一寺一街一巷”和西南营“一环一带一驻地”有序更新,逐步打开街区保护和活化利用新格局,让历史文化资源“活”起来,一批潮流小店在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次第涌现。
走进三三书店,新书旧书融汇一堂,《话说寺街西南营》《一个人一座城》等讲述南通故事的书籍引人注目。书店主理人韩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是哈尔滨人,之前一直在北京等一线城市从事图书业。落子南通,是因为读书过程中发现无数个中国第一在南通诞生,在寺街走一走,就觉得这里值得外地人留下。韩先生的愿景是在这里打造一个“南通时间记忆博物馆”——店里除了书以外,还有那些旧物件、老古董,它们汇聚在书店之中,如同打捞记忆、聚拢碎片,等待有心人发现。他透露,前不久,一个西班牙游客走进书店,发现了寻找已久的西班牙文旧书,连称是意外收获。
“棉空间”位于小巷3号,以旧时布庄的形式,沉浸式展示南通色织土布非遗技艺,为城市更新增添了一抹亮色。手纺车和小织布机历经两百余年时光,还可以发出唧唧的织布声。主理人宋先生告诉记者,南通是文博之城,120年前,中国博物馆事业就是从濠河畔起步的。借千年寺街一角,搭建一座专题展馆。大家都做一点事情,整个寺街西南营将会有一番全新的景象。
在寺街的潮流小店中,木樨庭是一个集合陶瓷器物与陶艺体验的温暖空间;柒柒文创店,南通元素的原创类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火羽白是一家专注于中草药文创的创意小店,可体验自制中草药香包;山麦蓝是一家本土蓝染品牌,研发和制作植物蓝染服饰、包包、首饰等,很受游客青睐;咖魁是一个中式精品咖啡品牌,研发南通特色咖啡饮品。这些时尚小店,加上南通人心仪的美食铺子,如寺街臭豆腐、寺街小吃店,共同组成了街区经久不息的烟火气。
寺街等你来:燃情五一,巷见时光
选择这个“五一”去寺街打卡,那里有更多精彩活动等待解锁。
寺街西南营保护利用专班负责人陆春新告诉记者,“五一”期间,南通寺街与西南营这两个千年历史街区将掀起一场限定版假日潮流。
据悉,从5月1日到5日,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文艺演出、创意市集、趣味打卡轮番登场,引领市民游客穿越时光,感受传统与现代碰撞的奇妙火花。西南营广场化作文艺殿堂,民谣浅唱春日柔情,国风舞姿摇曳千年风华,杂技惊险扣人心弦,非遗木偶戏唤醒童真记忆。巷弄间烟火升腾,手作匠心、美食芬芳交织,千年市井韵味悠长。漫步寺街青石板,寻访陶艺古朴、旧书墨香、药囊清雅。
记者在寺街南入口看到,这里做成了南通地产三元牌电视机的框架,并书写着一场创意活动的主题“一幕穿越拾光之旅,欢迎来到80年代”。“五一”期间,寺街的6家打卡店铺将联袂举行怀旧打卡集章之旅。游客集齐印章即可兑换“时光盲盒”,有老式搪瓷杯、复古连环画、手工竹编篮……从前慢,那些快被遗忘的日子,将在街弄深处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