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听前辈说 奋进在轮驳——南通港口轮驳有限公司开展青年职工交流座谈会 | 南通发布

4月29日,南通港口轮驳有限公司举办“‘青’听前辈说 奋进在轮驳”青年职工交流座谈会。

南通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南通港口轮驳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玉莲,南通报业传媒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全媒体编委会副总编裴立新等领导出席会议。部分集团原港报主编、公司退休老领导受邀参加会议,公司各部门、单船25名青年职工共同参会。

会议特邀公司四代师徒代表——85岁的原“通港1003”轮船长魏登宝、江苏省劳动模范徐朝圣、南通市技术能手曹达峰以及“90后”党支部书记姚刚峰,结合各自工作经历与成长历程,分享经验感悟,激励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奋发进取。

作为老一辈轮驳人,魏登宝深情回顾了蒸汽拖轮时代的艰苦工作环境,分享了他在设备简陋、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微笑服务、安全第一”的理念,带领船员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故事,他的讲述生动展现了老一辈轮驳人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精神风貌。

江苏省劳动模范、公司高级业务主管徐朝圣以自身职业发展为主线,讲述了跟随师傅学习技术、积累经验的成长历程。从一名普通船员到特殊作业团队带头人,他凭借刻苦钻研和勇于挑战的精神,在技术攻关和团队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经历诠释了“工匠精神”在实践中的传承与升华。

南通市技术能手、公司生产业务部经理曹达峰分享了自己从基层水手做起,历经驾驶员、船长等多个岗位锻炼,最终成长为部门负责人的奋斗历程,他勉励青年职工要“勤学、勤问、勤练”,做到“专心、专业、专一”,在脚踏实地中积累经验,在岗位历练中提升能力。

作为“90后”年轻干部代表,公司第三党支部书记、船务管理部经理姚刚峰结合自身从海船驾驶到江拖驾驶,再到管理岗位的成长经历,鼓励青年职工珍惜学习机会,虚心向师傅和同事请教,主动适应行业变革,在企业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四代师徒的讲述,勾勒出通港轮驳事业发展的价值传承:蒸汽拖轮时代的艰苦奋斗、改革开放时期的开拓创新、新时代的数字化转型追求。

这场跨越50年的对话启示青年行业在变、技术在变,但“传帮带”的文化内核始终未变——它既是技艺的传授,更是职业信仰的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