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到这边来看看!两位农机手正在操作插秧机演示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技术……”7日上午,如东曹埠镇卫星家庭农场水稻示范方的田埂上,密密麻麻围满来自全县的粮食种植大户。如东县作物栽培站站长於永杰站在人群中,细致地讲解着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技术的优点和操作要点。阳光下,插秧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一株株秧苗被整齐地植入松软的土壤中,转眼间,原本空旷的田野披上了“绿装”。
立夏过后,如东即将进入水稻播种育秧重要时期。俗话说,“秧好一半禾”。水稻种植,育秧、移栽均很关键。为切实帮助粮食种植大户开好局、夺高产,如东以一场水稻单产提升现场观摩培训活动奉上技术实操与理论学习双重盛宴,吸引了县内外近200名大户到场观摩学习。“我们在卫星家庭农场设置了机插缓混一次性施肥技术、水稻机械化集中育秧现场,同时还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为农户们授课。”於永杰介绍。
“我今年流转了200亩土地准备种水稻,马上要育秧了,跟着朋友一起来取取经。”对掘港街道种植大户朱金成这样的“萌新”来说,在“家门口”就能学到最新的水稻栽培技术。“实用又接地气!我准备回去也试试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
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是以一次精量施用即可满足全生育期养分需求的水稻专用缓混肥为核心,结合集中壮秧培育、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等技术应用,达到“一次轻简施肥、一生精准供肥”应用效果的一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中国农业农村重大科技新成果以及江苏省农业主推技术,在江苏、安徽累计推广超过1000万亩,可有效减少氮肥投入15%~25%,将氮肥利用率提高到55%~60%,实现水稻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生产。
“采用新技术4年多,受益匪浅,特别是去年,500亩水稻亩均利润达到700元。”苏新家庭农场主姜小兵笑着说,他以种植“国庆稻”为主,所谓“国庆稻”,是指国庆期间收割的早熟稻,“机械化集中育秧省工省力,机插缓混一次施肥保证移栽效率,同时减少氮肥投入,每亩能节省30元人工成本。我5月初育秧,6月初移栽,到10月初收割,抢时间早上市,价格卖得好。”
“培育壮秧是机插水稻高产、稳产的基础,以育好秧来提升单产,今天的现场会抓住了水稻生产的核心要点。”农业部水稻栽培指导专家组副组长、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丁艳锋以《快乐育秧》为题,重点介绍了微喷灌旱地育秧技术,他指出,该技术节省秧田、管理方便,培育出的秧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是一种水稻生产“减灾技术”,“很多研究表明,植物的抗性是有记忆的,前期有抗旱锻炼的秧苗,后期抗灾能力更强。”
南农大农学院副院长李刚华从水稻单产提升技术与模式方面,详细讲解了水稻如何实现均衡增产。他提到,通过精准施肥和水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希望广大农户能够积极学习应用新技术、新模式,努力实现高产稳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