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今住在濠河河畔,闲暇时常常沿着濠河散步。每当途经文化宫,我总会停下脚步,久久凝视着文化宫东二楼那间有着六七十年历史的乒乓球室。这里,曾是南通市工人乒乓球队的诞生之地,培育出众多优秀的工人运动员 ,承载着无数人的热血与回忆。
南通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建成于1952年,由陈毅元帅题名。自落成起,它就成了城区工人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乐园。二楼东边有一间近百平方米的房间,便是乒乓球室。过去,每至夜晚,下班后的乒乓球爱好者们便纷至沓来。他们在这里切磋乒乓球技,分享乒乓趣事。不知从何时起,大家自觉形成了一种规矩,按照先来后到的顺序依次上场一展身手。比赛采用每局21分制,获胜者可以做“皇帝”连任,新上台的挑战者则需自带乒乓球。球技精湛的人,在10点钟关门之前能有多次上场机会。而水平稍逊一筹的,一个晚上基本只能上台打一次。除了星期一休息,从周二到星期日,乒乓球室每天开放。球台上的比赛紧张激烈,球台下的交流讨论热闹非凡,观战者更是沉浸其中,如痴如醉。
在长期的乒乓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阶段、多群体的不同风格的乒乓球选手。早期的有李仲法、毛君佩、习尔馍、汪继宗,后来又有球技较为出色的赵宗喜、王春江、邱夕祥、吴嘉湘、施明政、侯恩煊等,张耀武、金仲本、孙文辛、王宗杰、吴兆麟等也是这里的常客。在这些人中,有一部分后来成了市工人队、市乒乓球队的成员,还有一部分成为市各系统乒乓球队的骨干。他们几乎每天一下班就赶来这里打球,不少球迷也会前来观战,甚至还会就比赛胜负打赌,争论得面红耳赤。打球的、看球的、评球的,大家就这样满怀激情地度过一个又一个欢乐的夜晚。
1975年时的市工人乒乓球队队员
随着大家球技的日益提高,文化宫负责人将他们组织起来,从经常在此打球的人中挑选了李仲法、吴嘉湘、邱夕祥,以及港闸地区的毛炳均、张国权、唐春生等人,成立了市工人乒乓球队。此后,球队还与受邀来通的华东师大队、泰州市队等在这里展开友谊赛。每当赛事开启,小小的乒乓球室内外被围得水泄不通,叫好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极了。
同一时期,俱乐部也顺应时代发展而出现。唐闸工人俱乐部坐落在唐闸大桥东侧,它的一楼同样设有一间乒乓球室。唐闸是一座工业重镇,这里有大生一厂、造纸厂、油脂厂等几十家工厂,产业工人多达几万。这些工厂的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得十分热闹,也都具备良好的运动场地和设施。然而,若想真正展示自己的实力,还是要到工人俱乐部去比拼一番。工人俱乐部是唐闸文化体育表演、比赛和交流的集中场所。每天傍晚,结束了一天劳累工作的工人、辛勤教书育人的老师、勤奋学习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来到俱乐部。乒乓室、棋牌室、篮球场、音乐室等场所到处都挤满了人,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毫不夸张。
乒乓球室位于俱乐部的中央位置,和市文化宫乒乓球室一样,这里依旧实行上下任制,胜者继续坐庄,接受众人挑战。各路乒乓高手几乎每晚都会在此交锋,乐此不疲。观战的人里三层外三层,还有许多人站在窗台上,手搭在别人的肩上或头上,伸长脖子,即便只能看一两眼,也心满意足。
经过几年的磨炼,唐闸也涌现出郑致祥、杨勇良、毛炳均、唐春生、季求群、潘学文、龚学文、蒋德才、钱泽麟、张炳泉等一批优秀选手。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陆续成为市工人乒乓球及市乒乓球队的主力队员,还有人成为了专职乒乓球教练员。俱乐部将他们组织起来,与城区乒乓队、市青年乒乓队展开比赛。大家普遍认为,当年唐闸乒乓球队的水平要高于城区队。偶尔还会有高水平乒乓球队来唐闸表演赛,比如上海市工人队、江苏化工队等。此时,比赛场地就会搬到二楼剧场舞台上。二楼剧场能容纳几百名观众,可即便如此,每次表演赛依然场场爆满。有一次上海市工人队来唐闸,队中的运动健将张世德球技十分出色,他的滑稽动作更是让人记忆犹新。他经常侧身抽球后,便下蹲背朝着球台,全然不顾对手能否接住他的抽球,那模样潇洒至极。与他对垒的唐闸小将潘学文,自然难以接住张世德的大力抽球,但他却学会了这个动作。潘学文侧身抽出去的球,对方大多能接到,可他也学着张世德蹲在那里不动,让人忍俊不禁。
笔者1965年进入市工人队
文化宫和唐闸工人俱乐部的这两个乒乓球室,不仅为大家提供了体育活动的场所,还培养了一大批乒乓球人才,促成了南通市工人乒乓球队的成立,并且球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例如20世纪50年代,李仲法曾战胜过全国冠军杨瑞华。1963年,毛炳均在全省职工乒乓球比赛中,分别与吴嘉湘、黄素兰合作,荣获男子双打和男女混合双打冠军。蒋德才曾勇夺江苏省少年单打和双打亚军。笔者在20世纪70年代全省乒乓球比赛中,力挫各地强手,排名全省前5,并多次击败过江苏省专业队队员,还战胜了来通的上海市乒乓球亚军王传琪。张炳泉更是培养出了奥运冠军李菊、陈玘,以及在德国和日本国家队担任过主教练的邱建新等一批在国内外都颇具影响力的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
在这些运动员的背后,还有一批热心且默默奉献的组织者,如文化宫的吕荣卓主任及“老洪”洪克衡,唐闸工人俱乐部的张作霈主任及“老王”王雨元等等。正是因为他们的大力支持、积极组织、上下沟通以及用心挖掘人才,才得以组建起一支优秀的、高水平的工人乒乓球队,也才有了这支球队的出色表现,让南通工人及南通市乒乓球事业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