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41岁的刘志凌与双胞胎女儿于文倩、于文慧幸福相拥的瞬间,感动了众多读者。15年后,她们手持当年的报纸合影。母女情深,时光里的双面奔赴,是岁月长河里温暖的情感旋律。
成长道路 一路呵护
“当年怀孕5个多月,到医院产检时才知道怀了双胞胎。”回眸往事,56岁的刘志凌记忆犹新,“当时的心态是既开心又有些担忧,开心是上天馈赠了‘双倍惊喜’,担忧是即将面临‘双倍挑战’。”
1998年6月9日,孪生姐妹于文倩、于文慧诞生,于志海、刘志凌这对自由恋爱的夫妇升级当上了爸爸、妈妈。“丈夫曾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成长,当年的他帅气英武、身姿挺拔。”刘志凌说,成为一名军嫂很光荣,活泼可爱的双胞胎女儿降临人世后,幸福溢满了小家庭。
“我是如东人,丈夫是海安人。”刘志凌说,丈夫从部队转业后,在市交通局下属的一家单位工作,她从事社区工作,“我们的工作都较忙,没有精力同时照顾好两个女儿。无奈之下,只好将她们分别送到海安、如东,让奶奶和外公、外婆照顾。两个女儿4岁时,才接回我们身边。”
于文倩比于文慧早一分钟出生,姐妹俩上的是同一所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也在外地同一所就读,专业也一样。“大女儿性格沉稳,小女儿要活泼一点。”刘志凌说,她们在南通上学时,基本上都是丈夫负责接送,“我在家里料理家务,做好后勤保障。”
母女相拥 登上封面
2010年5月8日,崇川区学田街道学田苑社区举办“双胞胎秀才艺献给妈妈”比赛,12岁的于文倩、于文慧姐妹表演了体育舞蹈才艺,并献花给妈妈刘志凌,母女仨幸福相拥的瞬间,登上了第二天的《江海晚报》封面,感动了众多读者。
“两个女儿从小就喜欢跳舞,曾在江苏省少儿体育舞蹈南通公开赛等比赛中获得殊荣。”刘志凌说,她当时是学田苑社区副主任,女儿们参加这次活动很开心,当众秀舞蹈才艺,又给妈妈献了花,“没想到,我们的照片还上了晚报封面版,真是意外之喜。”
于文倩回忆说:“我和妹妹为妈妈献花后,她开心地把我们一把搂在怀中,我那天穿着绿色演出服,妹妹穿着黄色演出服,我俩还都披上妈妈亲手编织的桃红色毛衣外套。”于文慧说:“这张报纸是家里珍藏的‘宝贝’,见证了我们母女之间浓浓的亲情,也是我和姐姐成长道路上的高光时刻。”
刘志凌说,两个女儿都很孝顺,她们之间也相互谦让,“举一个例子,每次吃苹果,如果是大女儿分,最大的一个苹果肯定给妈妈,然后依次是爸爸、妹妹,最小的苹果永远留给自己;如果是小女儿分苹果大小,也是先考虑妈妈、爸爸和姐姐。”
母爱永恒 时光见证
“母爱平凡而伟大,藏在时光的褶皱里,也绽放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于文倩说,从小到大,最喜欢吃妈妈烧的鱼,香甜温热,这份甜味与儿时记忆缠绕在一起。于文慧说,妈妈爱美,也会打扮,“这几年,每逢母亲节,我和姐姐都会送一份化妆品给她。”
5年前,于志海一家四口披挂齐上阵,共抗疫情护家园的举动,曾感动了不少网友。当时,有着28年党龄的于志海与同事们第一时间奔赴南通的“东大门”——小海收费站卡口执勤。“那年,我在唐闸镇街道闸东社区工作,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上大四的两个女儿也主动加入抗疫志愿服务队。”刘志凌说。
去年10月,刘志凌从工作了20余年的社区干部岗位上光荣退休,有了较多时间照顾丈夫和两个女儿。“这两天,我在家中翻看老照片,不禁感慨光阴的流逝。”刘志凌说,两个女儿6岁时,全家人在海安的公园里留影,“她俩10岁生日时,母女仨一起在影楼拍了艺术照。”
刘志凌说,两个女儿已长大成人,披上独立的“羽翼”,在社会上奋力打拼,“在今后的时光里,我和丈夫依然会时刻关注女儿们前进的步伐。”今年母亲节,于文倩、于文慧姐妹俩为刘志凌买了一支口红,“祝我们最爱的妈妈幸福安康,也祝福天下所有的妈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