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这句话用在罗子身上恰如其分。年近不惑开始学习水墨画,知天命之年重回校园学习珠宝知识,退休后二次创业风生水起,从珠宝设计延伸到空间设计……即便面临病痛的困扰,她始终用兴趣疗愈自我,勇敢绽放出人生的“盛夏”时光。
设计、编绳、养猫、种花、画画、做桑葚酒,甚至花一个月时间打磨一块木头,这便是罗子的日常。小满时节,记者走近了这位70后奇女子,聆听她在人生路上始终追求“小满”状态,保持生命韧性的故事。
重拾画笔,不惑觉醒
40岁之前,罗子的人生过得波澜不惊。“我是商场里的一名珠宝售货员,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
干了25年的销售员,人生还能有什么不一样的可能性吗?40岁那年,罗子做出了一个决定:重拾画笔,圆儿时的一个画家梦。
原来,幼教专业毕业的她曾在学校选修过美术,那时便在心底埋下了一颗追求艺术的种子。在完成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后,人到中年的罗子决定为自己活一次——重新捡起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朋友的介绍下,她向南通书法国画研究院一位知名画家拜师学艺。“每两周一课,我一学就是三年。”罗子告诉记者,这段学画时光堪称她的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沉醉在新朦胧主义绘画的艺术海洋中,罗子发现了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从前的日子总是充斥着琐碎的生活日常,自从学画后,她开始关注身边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美好。“有一天,我在滨江公园附近散步时发现了一处荷塘,傍晚的夕阳洒落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一下子让我感受到一种令人心动的美。”当晚,罗子回到家后就一口气画出了一幅水墨画《荷塘》,画面呈现出一种超越现实的“诗与远方”,通过水墨幻象吟咏自然,营造出水墨氤氲、气象万千、空灵梦幻的氛围,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肯定。后来,这幅作品还被选中参加了“致敬时代 致敬未来”南通市书画篆刻研究会成立三十周年新春书画展。
三年的学画经历,让罗子的气质得到了脱胎换骨的蜕变,更改变了她看待世界的格局与眼光。“我学会了勇敢做自己,只要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2017年,在老师的鼓励下,罗子开了一家珠宝文玩设计工作室。
艺术是相通的。“我有珠宝销售的经验,有学画的基础,平时也喜欢自己画一些珠宝设计草图,就想试一试自己还有多大潜力。”44岁那年,罗子开始人生的第一次创业,她把这次尝试当成了人生的一场“练习”。
珠玉生花,匠心逐梦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17世纪荷兰画家约翰内斯·维米尔创作的一幅油画。这是罗子最喜欢的画作之一,也曾多次给了她设计灵感。
一次,好友带来了一对材质和成色都上好的珍珠耳环,找她求助。原来,这对耳环由于尺寸较大,不适合平时佩戴,只能放在家里闲置。“当时我一下子想到了那幅世界名画《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于是用粉蓝色的毛线编织了一只可以拎在手里的小包包,造型就是一位美丽的少女。而那对大耳环也被我挂在了女孩的耳朵上。”罗子这样的设计令朋友十分惊喜,原本闲置的首饰一下子变成了时尚可爱的潮包,令她爱不释手。
“我希望珠宝跟着时代的发展‘活’起来,具备更多适配性,可以在多元的场合用起来,而不是关在首饰盒里。”罗子说,每次设计前,她都会花大量的时间和客户交谈,了解他们的工作、兴趣爱好甚至衣橱里的衣服,以便让设计好的珠宝符合主人的气质,做到耐看又好用。前不久,她就给姚女士设计了一款多用戒指,一面镶嵌有绿宝石,适合搭配礼服等正装;另一面镶嵌了小钻石,则适合搭配现代时尚的衣服。
不同的人适合佩戴不同的珠宝;不同材质的珠宝也适合不同的设计。“珠宝设计涉及矿物学、工艺美学等多个领域,我喜欢把这些都钻研透了。”罗子告诉记者,比如,钻石、水晶等单晶体珠宝硬度较高,更适合切面设计,可以折射出璀璨的光芒;和田玉则属于非均质集合体,打磨时哑光的处理更显得自然质朴;而蜜蜡、绿松石硬度较低,不适合做过多的雕刻……在她的工作室内,一面“原石标本墙”格外引人注目,红刚玉、黑玛瑙、海蓝宝等100多种原石标本逐一陈列,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美感,“每一件标本都是我的收藏。”
2023年,罗子迎来了自己的50岁生日。这一年,她奖励给自己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宝石学基础课程合格证书。“学习是最有乐趣的事情。”罗子说,只要皱纹不长在心里,就永远风华正茂。
跨界设计,步履不停
端午节临近,这几天,罗子正在加紧编“五彩绳”,“编了上百条了,手工编绳是一个让人很治愈的过程,可以忘记一切烦恼。”
她介绍,中国传统手工编绳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比如,“同心结”,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表达爱情誓言的象征,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相应的记载;佩戴“如意结”的含义是希望一切称心如意;而“吉祥结”与“蝴蝶结”则寓意着幸福与吉祥。
这些年来,罗子在珠宝文化设计中融入了大量传统编绳元素,“通过灵活多变的绳扣,可以让一件首饰既能戴在脖子里,也能挂在马面裙的腰带上或旗袍的盘扣上,还能作为包包、扇子的装饰,实现‘一饰多用’。”她说,热爱是有力量的,只要一投入设计,身心的不适就全部消失了,包括她日日被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侵袭带来的关节疼痛。
2022年,从原单位退休后的罗子启动了二次创业,成立设计公司,将业务由原来单一的珠宝设计延伸至平面设计、空间设计、园林设计、企业文创等方面。前不久,她和团队为一家企业设计的“急救展示厅”就用到了“绳艺”——在展厅内展示了多种不同打法的急救绳结、逃生安全结。“比如,给你两根绳子,如何打结才能让绳子越来越紧,在紧急情况下实现逃生保命!”罗子说,目前她和团队成员每天都会在各类设计订单之间“自如切换”,“设计也是相通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设计界的‘融合菜系’。”
最近,52岁的罗子又迷上了木艺。“石头的‘刚’与木头的‘柔’搭配在一起,互相映衬,可以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美。”她笑着说,除了设计珠宝,她也会尝试设计木质首饰盒,甚至未来推出自己的原创珠宝设计品牌,这一切无关名利,只为热爱。
朋友用“生活美学家”形容罗子——除了设计漂亮的珠宝文玩外,她一有空就会打理自己的小花园,或是自己动手做一条挂毯,抑或是采摘一盘桑葚自制果酒,甚至自学锔钉技艺只为修复一块她捡来的木头……“因为我想尝试人生的更多可能性。追梦路上,永远不晚。”这位知天命之年的女子说,她会始终以小满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在收放自如间更加从容地遇见生活的美好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