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晚,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第五轮,南通队在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主场对阵宿迁队。绿茵场上,南通战狼锐不可当;赛场之外,守护初心始终如一。南通、海门两级公安机关全力以赴,筑牢南通主场“后防线”,为赛事擦亮“平安底色”,让精彩持续升温。
立体防控织密安全网
为满足更多球迷现场观赛的愿望,南通足球训练中心海门基地比赛场地新增了1万个座位,容纳超2万名观众。
看似简单的座位增加,实则对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确保赛事平安,南通、海门两级公安机关多次组织实地现场勘察,制定周密的安保方案,通过完善设备设施、升级相关举措,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防护网络。
公安机关搭建了“1个联合指挥部+N个责任区分指挥点”的实战化指挥体系,整合公安、教体、卫健、消防等多部门力量,实现了指挥链、接收链、处置链、支援链“四链贯通”,确保任何突发情形都能得到秒级响应、就近处置、快速平息,最大限度压缩风险处置时空。
同时,对场馆的4个主入口、20个内部通道以及内场划分的4大区域、100个安保单元,按科学比例精准投放警力,确保责任到人。场馆底层和二层各部署200名全副武装的巡特警力量,随时处置突发状况。场馆原有的14名“蓝背心”安保人员组成“最小应急单元”,参与前沿快速响应。场外则实施动态巡控策略,混编组建了5个由便衣与制服警力相结合的“巡处单元”,覆盖场馆周边重点区域。
为确保空域安全,公安机关还专门部署1辆无人机反制车和2台反制器,对场馆中心及周边“黑飞”无人机实施强力管制。
科技赋能为平安加码
从指挥部大屏可以看到,赛场内外,高空“鹰眼”无人机巡航实时回传全景画面,地面超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无死角覆盖核心区域,结合智能人流热力图分析,指挥部可精准掌握各区域人员密度与流向,实现安保力量的动态、科学布防。智能安检门等前端感知设备的高效运转,也构筑起赛事安全的第一道“智慧防线”。
“我们突出有序守护、温情守护、无感守护、矩阵守护。”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说,科技元素的深度应用,让安保工作“精准制导”。
高效精准的现场防控,背后是强大“智慧大脑”的有力支撑。公安机关以大数据中心为枢纽,整合接入赛事相关区域数据,汇聚成多维度数据流,构建赛事安保“智慧大脑”。依托可视化指挥调度平台,指令下达、警力调配、应急处置实现“一键通达、秒级响应”。
场内,移动警务终端配备执勤民警,实现身份快速核查、信息即时比对、异常情况实时上报;场外,智慧交通系统实时分析路网态势,优化交通组织,保障入场散场高效畅通……科技兴警战略成果转化为实战效能,通过“前端感知+云端计算+智慧应用”的全链条运作,实现了风险隐患的智能预警、安保勤务的精准高效和公共安全的全面托底,为精彩赛事筑牢坚实的安全屏障。
多点疏导为交通解压
体育赛事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舞台,更是对城市形象与管理能力的综合考验。如何在保障赛事顺利进行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成为公安机关的一道现实考题。
为应对大规模集中出行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南通公安创新交通组织模式,多点发力确保畅通,严格遵循“区域封控、公交接驳、自驾分流、渐退停车”原则,精心规划人车流线,以饱和式配置全力满足防拥堵、防事故的需求。
赛前,南通公安还联合相关部门发布绿色出行倡议并设置醒目交通提示牌,引导公众选择公共交通,减轻核心区疏导压力,同时积极开展“零点行动”等专项整治,严查交通违法,确保交通安全形势平稳。
赛后,按照“加强引导、分批放行、有序退场”策略,公安机关设置清晰引导标识,安排充足志愿者现场引导,确保球迷快速、有序、安全撤离,散场环节平稳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