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走进海安市雅周镇许家庄村,只见50亩荷花池迎来最佳观赏期。微风轻拂间,碧波翻涌的荷叶与亭亭玉立的荷花相映成趣,半开的花苞似少女含羞,盛放的朵瓣如明珠璀璨,勾勒出一幅“接天莲叶无穷碧”的生态画卷。每天清晨,几位村民熟练地穿梭于荷塘间,拨开层层叠叠的荷叶,手脚麻利、动作娴熟地采摘荷花、莲蓬。
“荷花6月底陆续绽放,错峰开放至8月中旬。”许家庄村党总支书记陈华站在荷塘边介绍。近年来,村里依托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推行“藕鱼共养+荷花观赏”模式,打造50亩观赏性荷花池与近700亩经济藕田,并通过订单农业与周边花店、市场建立稳定合作,“荷花每朵售价3元,莲蓬每个5元,仅观赏池每亩年收入即达2800余元。”
“低洼田种植莲藕,产值比种水稻高一些,管理却比种水稻省心得多。”陈华透露,今年村里还引进了“莲藕新六号”新品种,“这种品种口感脆甜,洗净后可直接生食,预计七月底即可上市,带动亩产效益突破5000元,为村民增收再添新动力。”
漫步荷塘间,只见拆迁废弃的青砖“变废为宝”,其铺就的乡间小道蜿蜒伸展,木桥、凉亭点缀其间,闲置农房改造的特色民宿错落有致。游客既能倚栏远观,又可踏上木桥近赏、拍照打卡,别有一番韵味。
陈华介绍,通过整合村庄环境、基础设施与特色产业,村里投入建设荷花池亮化、雾化系统,安装景观风车,规划出一条集赏荷、采摘、休闲于一体的特色文旅线路。“白天赏荷拍照,夜晚体验灯光秀,周边市民纷纷前来打卡,年接待游客超千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大大提升。”
“荷花经济”在家门口蓬勃发展,让昔日冷清的村庄焕发生机,也让村民就业渠道拓得更宽。村民贾伯平曾因年龄问题导致外出打工受限,如今在家门口当起“荷塘管家”:“清晨采摘莲蓬,白天引导游客,月收入2000多元!”像他一样,村里20余位村民共享发展红利,真正实现“家门口增收”。
如今,许家庄村已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生态链,荷花“颜值”持续转化为经济“产值”、乡村“气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为进一步拓宽销路,许家庄村依托村内直播中心,打造“电商+农产品”新模式。镜头前,主播手持新鲜莲蓬,向网友展示剥开即食的清甜莲子;直播间里,莲藕、菱角、黑米等特色产品订单不断。
“未来,我们计划让村干部化身‘农产品代言人’,通过情景式直播带货,把许家庄的荷花故事讲得更生动。”陈华充满信心地说:“我们将继续挖掘荷花文化内涵,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让更多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乡村振兴的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