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天天向上•文青汇”菁英成长训练营开营! | 南通发布

人才蔚则事业兴,干部强则发展强。年初以来,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在落实全市年轻干部“天天向上”培养工程的基础上,围绕本年度书记抓党建项目“‘文’火淬菁英 汇智启新程”,全面启动“天天向上•文青汇”菁英成长训练营,通过菜单式规划、压担式提高、竞学式培养,培育一支懂文化、善创新、敢担当、争一流的年轻干部队伍。

文火炼真金,慢炖出“菁英”

7月4日,2025年“天天向上•文青汇”菁英成长训练营正式开营。本期成长训练营为期一年,精心设置“铸魂强基”“提质赋能”“砺剑成锋”三大渐进式、贯通式、互动式培养模块,突出政治导向、专业导向、实践导向,如同“三味文火”,全方位为来自文广旅系统的54名年轻干部“淬骨炼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参训人员的来源不分岗位、不论身份,充分体现了市文广旅局“不拘一格用人才”的胸怀与决心。

文广旅产业是年轻的产业,却承载着最深厚的历史底蕴;文广旅队伍是年轻的队伍,更须扎根最厚重的文化土壤。“年轻干部成长有其必然规律,不能‘拔苗助长’。我们愿意做那个‘文火慢炖’的人,为更多‘菁英火种’提供成长的舞台,让他们如金子般在时光中沉淀、在历练中闪光。”文广旅系统相关负责人在发布方案时郑重表态。

老将带新兵,传承不守旧

青蓝结对,只为薪火相传;携手共进,方能育才成林。活动现场,6位成长导师与3支连队举行结对仪式,这就是本期成长训练营安排的“双导师帮带”机制,每支连队安排2位成长导师,由局分管领导、优秀中层正职或退休老干部担任。他们既是“引路人”,面对面解惑、手把手帮带,帮助年轻干部快速掌握业务精髓、规避工作误区;更是“贴心人”,在思想波动时给予疏导、在生活困难时伸出援手,用自身阅历为年轻干部注入精神力量。

“成长往往源于‘第一次尝试’,我们导师团将勇敢放手,让学员学着唱‘主角’。当好大家最坚强的‘后盾’,给予大家敢闯敢干的勇气。”成长导师代表吉加明的话语掷地有声。这种“放手不撒手”的帮带模式,恰恰破解了年轻干部“创新缺锻炼”的成长困境。

当然,在训练营的创新实践中,“说学逗唱”这一传统文艺形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本期训练营营长朱恬恬介绍:“过去艺人靠‘说学逗唱’博采众长,今天我们要用‘说学破创’守正创新。结合前期学员们在‘思享交流会’提出的60余条‘金点子’,班委会已经制定了初步的年度计划,创新打造了‘菁英说理’‘菁英学堂’‘菁英破题’‘菁英创享+’等特色活动,由各连队轮流牵头,力争让大家实现从‘纸上谈兵’”到‘实战练兵’的全方位成长。”

围绕高质量,个个争第一

开营第一课上,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以《加强作风建设,推动文广旅高质量发展》为题,从“深刻认识作风建设的时代内涵,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牢固树立勇争第一的坚定信心,以理念转变夯实发展根基;全面展现时不我待的担当作为,以出色业绩彰显作风建设成效”三个方面,激励文广旅年轻干部要紧紧围绕“全国有影响、全省走在前、南通争第一”的目标定位,深入贯彻“六个坚持”的工作要求,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全面推动海安文广旅高质量发展。

现场气氛热烈,掌声如潮。学员们的眼中更是写满干劲,纷纷表示:“盛夏七月,骄阳似火,正如文广旅人干事创业的热情。我们将不负肩上的重任和组织的培养,牢固树立‘争第一创唯一’的意识,为推进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海安新实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菁英的火种,终将点燃事业的火炬;文火的淬炼,终将成就时代的栋梁。海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将以此次训练营为抓手,着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年轻干部队伍,为文广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