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崇川区新桥新村小游园广场已是热闹非凡。30多个摊位整齐排列,鲜嫩的蔬果琳琅满目,菜农们忙着整理货物,早起的居民穿梭其间挑拣询价,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充满烟火气的晨曲,这是南通规范摊点管理后呈现的新景象。记者昨日从市城管局获悉,市区通过“建、改、划”相结合,已设置“潮汐式”疏导点21处、“固定式”便民摊点24个、集中夜市18个,让“马路市场”变身规范有序的“路边市场”。
而半年前,紧邻人民路的新桥市场周边却是另一番模样:流动摊贩挤占狭窄路面,电瓶车随意停放,接送孩子的家长需推着车在人缝中艰难穿行。“以前这条路从早堵到晚,孩子坐车上都提心吊胆。”文亮小学学生家长陈辰的话,道出了周边居民的共同困扰。
为破解这一难题,市区两级城管部门联合城东街道,广泛征求居民、摊贩、学校和市场意见,决定利用市场东侧小游园广场设立自产自销农产品疏导点,将分散的流动摊点集中规范管理。同时,在新桥路两侧加装隔离桩、施划停车线,引导电瓶车有序停放。
如今,不仅新桥新村疏导点生意红火、点外道路通畅,运河北岸路夜市等也成为南通夜经济的亮点。曾在上海打拼的设计师李小姐,如今在通吕运河畔经营着自己的移动咖啡车。自2022年启动汽车后备厢集市以来,这片紧邻探险王国景区的场地已从零星几辆汽车的小市集,成长为南通夜经济的标杆项目。2025年重启后,夜市面积扩展至400平方米,30个摊位散落河畔。周末傍晚六点,苏F牌照私家车有序排列,后备厢化身迷你商铺,LED串灯勾勒出温暖轮廓,“周末日均客流超1000人次,年轻人争相拍摄‘运河夜景+后备厢’打卡照。”运营方张小龙介绍。此外,探险王国广场的不二大排档有68个摊位,涵盖烧烤、龙虾等各类美食,也成为市民夏夜休闲的好去处。
“每逢瓜果旺季,还会增设600多个临时销售摊点,既保障了民生需求,又守护了城市秩序。”市城管局市容处处长严明宏表示,这一变化是南通城管部门从“执法者”向“服务者”转型的生动缩影,奏响了城市治理与民生改善的和谐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