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省科技小院名单日前正式公布,南通6家科技小院上榜。7月9日,记者从农担南通分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为其中通州樱桃番茄科技小院、启东瓜类科技小院两家提供担保支持,累计授信近400万元,以担保增信吸引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形成“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在江海平原上,我市一批扎根乡野的“科技小院”正成为农业科技转化的“桥头堡”。这些由高校、科研院所与农户共同打造的“农家小院”,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用科技创新破解农业生产难题。如何让这些“小院”释放更大能量?农担南通分公司以“金融+科技”双轮驱动,通过政策性融资担保精准滴灌,为科技小院建设插上“金色翅膀”。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使其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农担南通分公司紧抓政策机遇,联合南通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开展科技小院专题培训活动,邀请省农产品加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姜雪忠研究员,详细讲解科技小院如何结合当地农业产业需求和问题,确定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科研选题,解读科技小院从申报到落地的全流程管理要点。通过组织培训,搭建起科研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金融机构的对接平台,推动科研项目“开花结果”。
“没有农担的180万元担保支持,我们的樱桃番茄新品种推广至少推迟两年!”南通达尔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春亮感慨。作为2025年新入选的省级科技小院依托单位,该公司通过政策性农担贷款引进智能温室设备,使番茄产量提升30%。像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启东市嘉禾力农业(2025年省级科技小院依托单位)凭借200万元政策性融资担保资金扩大无土栽培蔬菜种植规模,通州开心田园生态农场(2024年省级科技小院依托单位)通过100万元农担贷款完成黄瓜种植技术升级……农担的金融赋能力促研究课题转化为生产力。
农担南通分公司的探索不止于资金支持。通过密切政担合作,在南通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贴费+贴息+农担转贷资金”的系列农担惠农政策组合拳,采取“免申即享”“资金直达”的方式,以低费率、高效率的服务降低融资成本,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达尔康公司为例,通过农担担保获得180万元贷款后,企业不仅享受担保费减免及利息支出补贴共计2.3万元。更关键的是,南通市财政委托农担运营的“零费率”转贷资金帮助企业平稳度过生产周期资金缺口。
从实验室到田间,从论文到产值,科技小院的蓬勃生长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滋养。农担南通分公司以政策性担保为纽带,正助力更多“小院”成长为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一场“科技+金融”的化学反应正在江海大地悄然发生。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未来随着更多科技与金融资源的深度融合,南通乡村沃土上必将绽放更多“科技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