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南通大饭店等多家星级酒店“放下身段”,在自家门前摆摊卖起了家常美食。盐水鸭、爆鱼等十余道经典菜品成为市民消暑首选,人均消费七八十元即可打包美味回家。这一转变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也引发了不少市民“排长龙”热烈追捧,为夏日城市增添了一道烟火气息十足的风景线。
星级酒店摆摊卖卤菜,多多少少有点颠覆了公众对“高端服务”的刻板认知。在传统印象中,星级酒店应该坐拥富丽堂皇的大厅和包间,提供精致高端的食材,与街头摊档的市井气息“八竿子也打不着”。但南通这些星级酒店的“出摊”决策,恰恰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式:盐水鸭、爆鱼、糖醋排骨……瞄准的是市民日常的“烟火”需求,接近成本价的定价兼顾品质与性价比,厨师团队的专业水准保障了口味稳定。星级的服务标准遇上地摊经济的亲民形态,产生的不是“格格不入”的违和感,而是精准匹配市场需求的化学反应。
事实上,尝试“跨界”拓展发展道路的酒店还有不少,比如浙江绍兴某酒店将臭豆腐摆上路边摊,天津某酒店推出58元移动汉堡等。星级酒店“放下身段”贴客、引客、留客,希望通过多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星级酒店的服务品牌和食品质量。星级酒店掀起的这场烟火之“卷”,看似“降维自救”,实则是“高端酒店”与“平民消费”之间的同频共振和双向奔赴。过去泾渭分明的“高端餐饮”与“地摊经济”,在这场“突围”中实现了优势互补。酒店的品牌信誉提升了地摊产品的信任度,地摊的烟火气又为酒店注入了年轻活力。同时,地摊经济“小快灵”的优势还让酒店得以盘活闲置人力与食材资源,快速回笼资金。
星级酒店摆摊的火爆,也折射出传统服务业在经济新常态下的转型与破局探索。商业的边界并非固定的围墙,而是可以突破的跳板。敢于跨界融合,才能在变局中寻得生机。有人也许会担忧,酒店摆摊是否会稀释品牌价值,显得有点“跌架子”?实则不然。星级酒店也好,高端餐饮也罢,首要考虑的,是在市场中存活。不管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里,看到需求、满足需求、增加收入、创造业绩,这是最基本的市场经营逻辑。真正损害品牌的不是销售方式,而是脱离市场的“高冷”与“傲慢”。当下,追求经济实惠的“性价比”与追求情绪价值的“心价比”,共同成为影响消费选择的两大因素。星级酒店愿意放下身段,用接地气的方式与消费者对话,收获的不仅是营业额,更是公众对其“贴近民生”的好感度。当然,“放下身段”不等于“降格以求”。消费热起来,离不开“有序”。酒店“出摊”,摊点设得出彩,也要守得住底线。市容市貌如何兼顾?交通秩序能否维持?食品安全怎样保障?这都需要管理部门提前布局、合理引导,推动形成既“放得开”又“管得住”的外摆生态。而一个干净整洁的“地摊”环境,本身就是消费信心的催化剂。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星级酒店“摆摊”大受追捧,更加说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物有所值”的追求永不过时。只有明白消费者想要的是什么,并且用心去提供符合大众期待的产品和服务,才能真正掌握财富密码,推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种主动寻找出路、提振信心的经营策略,不仅能为酒店自身成长“造血”,更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