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下班回家最头疼的就是‘抢车位’,经常要绕好几圈,现在终于有地方停了,心里踏实多了。”10日,在怡园新邸小区,刚刚将爱车停入半沉式地下车位的王女士言语中难掩喜悦。这处曾经的“休眠车库”,如今被成功激活,成为破解小区“停车难”的关键一步。
怡园新邸小区建成于2008年,常住人口2700余人。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激增,原有地面停车位已严重不足。尽管小区地下空间资源丰富,但因产权归属复杂导致长期闲置。居民们眼看着脚下有空间却无法使用,只能望“位”兴叹。
为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题,社区党委以“六力共治”为引领,以“红网一件事”微项目为抓手,通过网格党支部牵头,多次组织物业公司、物管会、党员代表及相关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形成“产权单位修缮+物业智能化改造”协同解决方案。经过系统改造,完成顶棚防水、照明消防系统升级等配套工程,成功盘活闲置的人防工程和半地下空间,新增317个车位,目前车位出租率达到98%,有效解决了居民“有位难停”的困境。
为巩固改造成果,党支部书记、党员志愿者主动担任“小区管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引导,在小区微信群发布文明停车倡议,现场指导车辆有序停放,带动居民共同维护停车秩序。
近年来,崇川区锚定党建引领“六力共治”目标,推动党建引领与网格治理有机融合,实现“支部建在格上、党员沉到楼栋里”。瞄准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和治理“堵点痛点”,推行“居民点单、社区下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工作机制,联动执法力量、职能部门下沉处置疑难问题,让基层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真正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