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通州区先锋街道秦家埭村“两委”邀请区政协委员、党员先锋佳苑物业和村民代表等就整修辖区损坏的道路进行协商议事,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先锋佳苑作为秦家埭村核心居住区,仅有北门一条主干道连接外部,早晚高峰车流、人流集中,加之周边学校、菜场分布密集,经常造成拥堵。而与之相连的秦家埭新村道路因年久失修,出现多处裂缝、坑洼,部分路段甚至存在路基塌陷隐患。这条路是两个小区村民上街购物、孩子上学等出行的必经之路。
村民钱先生对前来察看道路的政协委员、村民代表等说:“以前早晚高峰接送孩子,北门主干道堵得水泄不通,现在联合新村的道路又坑坑洼洼,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出行实在太不方便了。”大家在现场感到,道路的损坏严重影响村民出行,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在协商议事会上,秦家埭村党总支书记、召集人蔡银华向大家详细介绍了道路现状,就《秦家埭新村和先锋佳苑连接道路方案》(初稿)进行了解读,并就维修宽度、选用的材料、资金来源等进行了说明,征求大家的建议和意见。
“维修资金从哪来?”村民代表钱先生率先提问。区政协委员徐翔建议:“可参照村内路灯安装项目经验,采取‘村集体出资+上级财政补贴+居民自筹’模式,其中居民自筹部分按户均200元标准,通过‘码上通’平台公开募集,确保透明度。”该方案得到与会者一致认可。党员代表管继明建议:“道路修复需同步考虑排水系统升级,建议铺设透水混凝土,并增设边沟,解决雨季积水问题。”还有村民代表就修复质量提出村监委会和监理公司共同按照修复方案把关。
两个多小时的热烈讨论,达成三项共识:一是成立由村“三委”、物业、党员代表组成的监督小组,全程跟踪工程进度;二是7月底前完成资金筹集,8月初启动施工;三是建立道路管护长效机制,由村监委会定期巡察,村民通过“码上通”平台实时反馈问题。
秦家埭村党总支书记、召集人蔡银华说:“村民的困难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集思广益是解决问题的新起点,我们会将协商成果转化为服务清单,确保每件议题都有回音,确保实事做好、做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