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学“文物移动‘述’千年实践团”前往崇川区花桥社区,以青铜文化为纽带,串联历史记忆与民族情感,与小朋友们共赴一场穿越三千年的文明之旅,聆听青铜的低语,触摸文物沉睡千年的浪漫与想象,在文化浸润中厚植家国情怀。
青铜,古人称之为“吉金”,既是沟通天地的礼器,更是一首镌刻着信仰与智慧的史诗。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先以青铜器上的动物纹样为钥匙,带孩子们踏入“灵兽献瑞”世界。威严牛纹、矫健虎纹、祥瑞鸮鸟纹和寓意富足的鱼纹,跨越千年,让孩子们对中华文明有了初步认同。
接着,实践团成员引领大家“穿越千年”,用鸭形青铜熏炉的故事,让“青铜显眼包”与孩子们童心共鸣,孩子们听得入神,还想把故事分享给家人。随后,以“巾帼彝光”为主题,讲述妇好与“偶方彝”的传奇,让孩子们感受女性贡献与团结的意义。最后,借“剑魄薪胆”线索,带孩子们回望吴越争霸,在“卧薪尝胆”体验中,使他们将历史教训化为成长动力。
当灵兽的祥瑞、萌兽的趣味、巾帼的豪情、剑魄的警策汇聚,青铜不再是冰冷的金属,而是华夏文明的基因密码,是民族记忆的“立方体”——每一面都镌刻着共同的过去,每一道纹路都连接着当下的团结。这场“吉金之旅”,让沉睡的文物在童心中苏醒,让古老的光照亮未来的路,更让“同心”的种子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