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上午,来自我市各地的中考毕业生陆续前往南通中专报到。在校园中,这群即将踏上职业道路的学生和家长,脸上更多的是好奇和轻松。和往年相比,今年南通中专录取分数线中,有9个专业的最高分在600分以上,很多中考毕业生在可以就读普通高中的前提下,选择走上了职业教育的道路。
今年南通中专的录取学生中,有一位小徐(化名)引人瞩目,他以中考732分的优异成绩,选择南通中专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中德合作班。据该班级负责教师马家辉介绍,在中考前,小徐的家人专门咨询过他相关事宜。所以小徐在中考志愿填报中,没有填报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被南通中专录取。马老师表示:“孩子和家长的思路十分清晰,就是为了填报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目前,我们正在为他个人的未来发展进行谋划。”
作为我市重点职业院校之一,南通中专目前已经是一所以五年制高职为主体的职业院校,16个高职专业紧贴地方产业需求。
“今年我校有9个专业的最高分在600分以上,有15位考生超过普高分数线选择报考我校五年制大专或‘3+3’中高职衔接培养专业。学校目前正充分发挥长周期、一贯制、本土化的优势,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成功实现招生就业‘进出’两旺。”南通中专招生办主任张兵介绍,今年南通中专在中考难度增大、全市各学校录取分数线均有所下滑的情况下,生源均分较去年仍提高近15分,生源质量有了更大的提升。他说:“机电、机械专业是南通中专的传统专业,近几年,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很多人在毕业前就被本地甚至江南的制造业企业提前录取,就业率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百分之百。”据了解,除很多专业就业率高外,南通中专今年五年制高职的50多位学生还通过转本考试和技能大赛保送等途径被本科院校录取。不同道路加个人努力,这些学生一样登上了成功之巅。
在新生报到现场,很多家长相互讨论孩子的未来。家长方蕴芝说:“普教和职教是孩子未来发展的不同道路。国家经常在宣讲制造业立国,所以我和孩子都认为,学好技能一样可以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
南通中专副校长缪俊峰表示,针对今年的优质生源,南通中专将在他们入学后为其颁发“成功教育”新生特别奖学金。学校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化产教融合,与地方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深耕以“会做人、会技能、会创新”为内涵的成功教育,努力为学生铺设一条德技并修、知行合一,融合工匠精神、开阔视野与家国情怀的成长道路。
短评:成为与时代共生的人
浙江考生贺显贻今年高考成绩超该省普通类本科一段线114分,却毅然报考武昌职业学院军士培养项目;南通学子小徐中考732分,放弃普通高中选择南通中专——这两束高分轨迹的转向,并非偶然的个人选择,而是时代浪潮里清晰的航标:职业教育正从“退而求其次的选项”,蜕变为面向未来的战略赛道。
机械消解了重复体力劳动的价值,生成式AI更在重塑程式化脑力劳动的生存边界。传统教育批量产出的“标准化人才”,正遭遇技术革命的空前挑战。而这些高分学子的敏锐之处,恰在于他们穿透了分数的表象,直抵技术变革的核心命题:未来世界,人类真正需要的能力是什么?
军士在现场的临机决断力、机电专家破解产线故障的应变创造力——这些AI尚难替代的复合能力,正是职业教育深耕的领域。教育部2023年报告显示,我国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缺口已达3000万。这组数字背后,呼唤的从来不是静态的知识储备,而是能持续整合技能、应对技术迭代的动态能力。职业教育的核心价值,正在于它构建了面向技术迭代的动态学习范式。
当AlphaFold能在数小时内破解科学家十年未解的蛋白质结构,当ChatGPT轻松通过司法考试,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现实:一次考试所能认证的知识价值,其半衰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短。而“产教融合”与职教高考搭建的“做中学、学中升”闭环,本质上培养的就是对抗技术淘汰的核心竞争力——适应性成长。
两位少年的选择,恰是新人才观的隐喻:人类的价值,不在于重复机械的动作,而在于驾驭机械的智慧;不在于复刻已知的答案,而在于不断学习前行。当技术革命加速淘汰标准化人力时,职业教育赛道的深层意义愈发清晰:它正在培养不被AI替代的“新人类”——一群善于与技术共舞、永葆进化自觉的终身学习者。
这或许比任何分数都更贴近教育的本质——培养与时代共生的人。(沈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