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持续高温,热浪翻滚。南通汽车客运东站依旧人潮涌动、车笛交织。在这方滚烫的场域里,客运人用汗水为旅客铺就平安、顺畅的出行通道。
午后时分,气温达到35℃。值班长顾翔的制服早已湿透,汗珠顺着下颌滴成一条线。他仍穿梭在车站的各个角落,进行现场工作巡查,他俯身查看消防设施,弯腰捡起通道里的一枚螺丝……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多流一滴汗,旅客就多一分安心。”话音未落,顾翔又奔向候车厅,背影在热浪中拉出一道移动的“安全标尺”。
在下客区,引导员马洋为防止刚下车的旅客找不到出口,在场地上乱转,高喊的声音在热浪中显出几分沙哑:“请大家往这边走,有序出站,注意安全!”她一次次抬手示意,额头上的汗水顺着眉骨滑进眼角,也顾不上擦。一位抱婴母亲行李散落,她小跑上前,单手拎箱、单手推车,三分钟开出一条“绿色通道”。“被需要的感觉,比空调更解暑。”马洋笑着说。
装卸平台上,热浪更加肆虐。装卸工戴小兵和工友弯着腰,把20公斤的货箱从肩头传到车厢,一趟就是百来米。粗粝的编织袋勒出深深浅浅的红痕,没人喊累,只听见彼此粗重的喘息和“再来一箱”的号子。“货主把信任交给我们,我们就得用肩膀把它按时送到。”戴小兵抹了一把脸,留下几道黑白分明的汗迹,弯腰、扛起、搬运,他们默默加快速度,确保每一件行李安全准时送达。
人潮渐散,夕阳把车站镀成金色。暑气未消,客运人用浸透衣背的汗水,把“平安暑运”写进每一声汽笛、每一次挥手、每一件抵达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