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崇川区和平桥街道百花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军歌嘹亮,激情洋溢。社区“军嫂艺术团”正在抓紧为八一纳凉晚会排练。由退役女军医王秀兰退休后创办的“军嫂艺术团”,16年来已为社区和其他单位演出400多场次,观众30多万人次,社区每年一次的“军旅之夜”八一纳凉晚会,从未间断。
今年77岁的王秀兰,1968年从皖东滁州应征入伍,在上海部队医院先后担任卫生员、护士和军医。1979年底,随爱人转业安置在南通市区,成为纺工系统一家企业的厂医。2003年7月,王秀兰退休后,每天早晨在退役军官居住集中的百花苑军宅小区里练太极拳、扇子舞,结识了众多的军嫂,并发现军嫂人群中有不少文艺爱好者,有的还曾是部队的专业演员和文艺骨干。于是,产生了创办社区“军嫂艺术团”的念头。她的这一想法得到了社区干部和姐妹们的赞同。从2003年下半年起,王秀兰就组织军嫂们排练节目,先后成立了合唱队、舞蹈队、腰鼓队、戏曲班等文艺小班,不到一年半时间,成员从最初的10多人发展到近百人。2009年初,在社区支持下,百花苑“军嫂艺术团”在区民政局登记注册,成为南通市首家民间社区艺术团体。
“我曾是一名军人,也是一名军嫂,军魂注定陪伴我一生。”王秀兰从“军嫂艺术团”成立那天起,就把弘扬军旅文化、红色文化做为主线,艺术团16年来先后排演的近200个不同节目中,军旅节目占了绝大多数,充分展示了军人军嫂的精神风貌和艺术才华。
86岁高龄的合唱队指导老师江妙英,曾是部队文工团歌唱演员。近年来,她指导排练的表演唱《军中姐妹》《当过兵的人》《我宣誓》《当那一天来临》以及情景剧《军人风采》等,成为“军嫂艺术团”舞台上的重头戏。反映退役军人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舞蹈《领航新时代》,是舞蹈队指导老师朱丹红2024年创作的节目。为保证这一节目的演出质量,王秀兰与朱丹红一起,带领舞蹈队14名队员,先后排练了两个多月、30多次才搬上舞台。该节目在2024年南通电视台《民星大舞台》海选中名列前茅。曾被中央军委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的尤建华,是百花苑社区的知名人物,2013年殉职后,编剧周荣华创作排练了小品《看人家》,歌颂了尤建华留下的好家风,让小区邻里深受教育。
“军嫂艺术团”热心参加公益性演出,多次走上南通市标志性文化活动“濠滨夏夜”舞台,获得成功。她们还积极参加上级文旅部门组织的“文艺大串门”活动,先后在企业、学校、养老院、建筑工地举行公益性演出100多场次,有20多个节目在区以上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