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的1期、2期厂房内,机器高速运转、工人有序作业;3期厂房主体竣工,配套收尾紧锣密鼓……16日,记者走进崇川经济开发区的中国电子东部智谷产业园(以下简称“东部智谷”),一派繁忙的生产与建设景象扑面而来。
“整个园区分四期开发建设,得益于崇川经济开发区的精准服务,目前1期、2期已交付运营,招引企业近40家,入住率达70%,今年上半年,整个园区开票销售预计超5亿元。”东部智谷副总经理唐胜军介绍道。
东部智谷是由央企中国电子旗下的中电光谷和彩虹集团联合打造的都市工业综合体。自2021年签约落户以来,园区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主导产业,全力开展企业招引和培育。
“我们采取以‘敏捷定制’为主的方式为客户量身打造厂房,能够更精准满足企业产线布局需求。”唐胜军说,以智能制造企业为例,这类企业因设备或产品体积大,需要高空间大跨度的厂房,所以特别定制了一批单层钢结构厂房。目前,园区已开发建设了单层、二层、多层、研发等多种类型的厂房,以适应不同企业的需求。
除了高配“硬件”,作为中电光谷旗下的产业园区,东部智谷积极当好入驻企业的“管家”,构建了从政务代办到政策申报、金融服务、人才服务、财税服务、法律服务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优服工业服务(江苏)有限公司、江苏洛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德康高中压阀门制造股份有限公司……4年来,一批优质主导产业企业相继落户东部智谷,茁壮成长。去年,成功孵化市级瞪羚企业1家、市级重点科创项目3项,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
“我们的3期计划今年10月份竣工,下半年还将开工4期厂房。”唐胜军透露,4期建成后,将招引企业约300家,实现销售收入约25亿元、税收过亿元。
作为崇川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主阵地之一,近年来,崇川经济开发区紧密围绕区级产业布局,通过建载体、强招引、优服务,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数智车联三大主导产业。
截至目前,崇川经济开发区已建成南通中关村、迈普科技园、数字交通产业园、东部智谷、华汇智谷、睿谷生态科技园“一村两园三谷”多元化产业载体群。这些载体“硬件”完善、“软件”配套齐全,为企业落户与发展营造优质的生态“土壤”。与此同时,崇川经济开发区强化特色园区培育,积极引导园区载体深化与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
不只有优质生态“土壤”,还有一流营商环境。崇川经济开发区落实首席服务员制度,4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挂钩辖区96家企业,每月走访,常态化跟踪服务,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同时,定期举办“政企零距离”等企业家座谈会,广泛收集企业在生产经营、创新、用工、融资等方面的问题与建议,并梳理研究解决方案。优化办事流程,实现项目落户全流程 “代帮办”,切实为企业发展提速、提效。
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三大主导产业聚链成势。如今,崇川经济开发区拥有相关企业超百家,并涌现了通富微电子、万达动力、龙源振华、大地电气、泰科电子等一批龙头或代表企业。去年,这些主导产业产值合计320亿元,在规上工业企业中占比高达85.2%。
“我们将持续强链条、育生态。”崇川区委常委、崇川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闫静翔表示,力争在“十五五”形成“380亿级封装测试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双百亿级智能装备与数智车联”的产业集群目标,从而构建聚群落户、链式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