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通州区发展势头强劲,GDP增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关键指标,完成情况均位居全市前列。这份“期中答卷”背后,澎湃的发展动能从何而来?关键在人、活力在机制。通州激发干部担当作为,成为跑出“加速度”的核心引擎。
用事业激励人:干得好,组织看得到、用得上
通州把干部“考场”搬到了发展最前线。在重大项目招引、矛盾化解、乡村振兴等“八大攻坚赛道”,设立了干部“考察点”。
“组织看到眼里,就让我们感到付出有价值、工作有意义。”干部们感受最深的变化是:舞台大了,机会多了,干出成绩真的“有回响”。
面对延迟退休带来的新情况,通州专门出台办法,引导职级干部发挥特长和经验,投身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
170名职级干部重新找到了“战场”。一位从镇街副职转任职级的干部,凭借多年积累的群众工作本领,在水污染整治应急处突中冲在一线,协调化解了多起矛盾,因表现优异提前晋升职级。
用考核量成效:考到人头上,小部门也能“争头彩”
通州把单位承接的重点指标、难点任务,层层分解,落到具体人头上。
“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分数”,干得好不好,一目了然。通州每年对近800名区管干部进行“担当指数”评价,让实干者脱颖而出。七成以上的单位,中层骨干也单列考核,“干多干少不一样”的感受更强烈了。
考核“指挥棒”指得更准了,干得好不好,清清楚楚,而且“小个子”也有机会“跳得高”。
过去,一些编制少、资源有限的“小部门”总觉得再努力,也难进“第一方阵”。通州改变“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根据单位特点“分跑道”:重点经济部门,看争先进位的“加速度”;民生服务单位,群众口碑是“金标准”;业务性强的小单位,则看特色发展的“闪光点”。
近三年,通州考核第一等次的单位每年变动率20%,区妇联连续四年拿到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大家都有奔头,都憋着一股劲要干出彩!”一位单位负责人说。
用舞台成就人:各显其能,比学赶超氛围浓
激发活力,需要搭好台、鼓好劲,让不同群体都能找到对标榜样。
通州定期举办“书记讲给书记听”工作交流会,打造“一把手”分享实战经验的“百家讲坛”。“担当干部谈担当”活动,让在攻坚克难中表现优异的干部走上台,讲述心路历程。
活动中,一位经验丰富的街道党工委书记掷地有声:“舞台再大,不上台永远是观众;平台再好,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当班长的,就得带头冲,要喊‘跟我上’,不能只喊‘给我上’!”
一番话,让在场的年轻干部尤其热血沸腾,深感责任在肩。
舞台不同,精彩相同。通州分类征集了各领域30多个担当案例,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省“百名示范”村书记、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先进人物的担当故事,在基层党员干部中激荡起比学赶超的浪潮:“看看人家怎么干的,我们也要加把劲!”
今年年初,通州区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通州近年来的实践印证,当干部在干事创业的舞台上被充分信任、被精准评价、被真诚激励,担当作为的精气神就提振起来。这股源自“人”的澎湃活力,最终将转化为推动发展“事”的提升的强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