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以来,海门区持续遭遇高温天气,海门公路部门“火力全开”,G228长周期养护工程、S222货隆往北大中修工程、G328预养工程三大项目逐一开展,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高温较量的“夏季养护攻坚战”全面打响。面对高温与繁重任务,海门公路部门以“提质量、增效能、保畅通”为目标,通过硬核举措与精细管理,在烈日下筑牢道路安全防线。
“预防+修复”探索“最优解”。今年,海门公路部门通过资源最优配置和施工精准把控,破解施工难题,提升养护质效。以G228长周期养护工程、S222大中修工程为实践样本,将日常养护与大中修项目深度融合。在推进路面病害治理的同时,同步开展绿化修剪、排水沟整治、涵洞疏通、边坡整改等附属工程,实现“修一条路、整一路环境、提升一路品质”的综合目标。这种“主附协同、一次到位”的集约化作业模式,显著减少了重复施工造成的交通干扰,并有效避免了以往“小修小补找零散队伍”的资源浪费。实践表明,同步施工可提升机械利用率30%,协同作业效率较以往提高25%。
“新设备+新技术”升级“驱动力”。为更好地向“精细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海门公路部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让智慧因子深度融入每一个作业环节。为清扫车、清洗车等养护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物联网传感器及监控设备,构建“数据驱动+动态调度”的智能作业体系,将无效作业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有效清扫时间从6小时增至7小时,效率提升16.7%。同时,巡查车辆搭载智能监控系统,形成“全时段感知、全数据驱动、全流程闭环”的智慧监管体系,有效解决传统巡查痛点,使处置效率提高20%,车辆油耗降低10%,单次巡查覆盖面积扩大40%。此外,完整监控记录为事件回溯与责任认定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工作规范化与质量提升。
“制度保障+多方联动”打造“突破点”。在新技术新设备提供“硬支撑”基础上,通过构建“全链条”制度体系与跨部门协同平台,形成“责任清晰、衔接顺畅、响应高效”的保障机制。建立“部门责任人——项目负责人现场班组长”三级管理网络,确保各环节责任到人;联合交警大队、交通执法大队及四甲镇政府召开海门S222项目养护工程“一路多方”交通组织保障联席会,重点优化学校、工业区等车流量大路段施工时序,最大限度减少影响,践行“近零感养护”理念。
“无感化养护,方显匠心之道”。海门公路部门以“效率”抢抓进度,以“匠心”雕琢细节,践行“零感养护”理念,在延长道路寿命、优化全周期成本、提升通行品质之间精准平衡,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顺畅,让“苏式养护”品牌焕发时代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