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上午,在启东市汇龙镇南郊村的党群服务中心,村党委书记王风华又与村里的文艺骨干一道,张罗每年一台的乘凉晚会及相关节目单。
原本“拆迁矛盾多、脏乱死角多、闲人是非多”的“城中村”——南郊村,一跃而成“全国文明村”。乡亲们都夸,村庄美好,“兵书记”王风华功不可没。当兵5年,王风华脱下军装,投身家乡,先当村干部后任“一把手”的他以务实、创新、清廉的品质信服乡亲,创新业绩。
在启东市农村,不断涌现像王风华这样的优秀“兵书记”。近年来,启东市把优秀退役军人群体,作为农村党组织及村级班子最重要“后备力量”。以“关于完善拥军政策增强军人荣誉感的实施意见”为政策性蓝本,深入推进“村官培养工程”,持续不断地将优秀退役军人吸收、提拔到村干部和村党总支书记队伍。启东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启东市共有156名退役军人任职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其中71人担任村(社区)党总支(党委)书记。
献身家乡事业建设,“兵书记”们保持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军人本色,平凡岗位多作为、立新功,涌现越来越多担当有为、事业有成、造福乡亲典型、标兵。在汇龙镇克明村,曾在部队荣立三等功的村支书施胜,以特色农业开创村庄建设新局面,一举摘得2023年度南通市“十佳兵支书”称号;在海复镇滨海村,20世纪80年代退役老兵葛祥辉与年轻回乡士官顾海勇接续“兵书记”,联手书写“江苏省最美乡村”“南通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富民强村篇章;在吕四港镇通兴镇村,陈学红、沈瑜同样担任两代“兵书记”,共同打造“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南通市文明村”……
传承血脉,永葆本色。2022年以来,启东市先后涌现了国家、省、南通、启东市四级“文明村”“示范村”“宜居乡村”等荣誉200多个,其中任职3年以上“兵书记”所在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总计156位退役军人村干部,除新任职人员,个人获各级各类表彰奖励比率超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