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敲得震天响,歌声飘出十里地!7月27日的如东喜润城赵家剧院演艺中心,早被欢笑声、喝彩声填满了——30多支农村文艺队轮番登场,《开门红》的大鼓敲得人心发烫,《大美如东》的说唱道出家乡新模样,《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舞姿裹着赤诚……34个节目串成的文化盛宴,让在场观众笑得眼角起了褶子,拍红了巴掌。
这热闹,赵家剧院整整张罗了十五年。2011年开春,曹埠镇农民党员赵亚华掏出积蓄,搭起300多平方米的彩钢房,全国第一家农村公益剧院就这么扎下了根。每周两场免费戏,还揣着家伙事儿往村里跑、往敬老院钻,把欢歌笑语送到乡亲们炕头边。2015年,1500平方米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镇上拔地而起;2017年,他又揣着热情钻进河北阜平的深山,把分院建到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土坡上……如今,40多家分院已绽放在宁夏、四川的土地上,600多万元投进去,5000多场戏演下来,不仅让百姓看戏不掏一分钱,更把道德法治故事搬上舞台,硬是把剧院变成了“养心殿”。这朵文化惠民的花,结出了江苏省志交会银奖、东盟最具影响力品牌之果,更让迷茫的人找回方向,让日子里多了向善的光。
“感谢你来到我的生命里,帮我驱散了一次次孤寂;你像秋日花你像春日雨,让我的生命充满勃勃生机……”当一位拄着拐杖的女孩走上舞台,放声高歌《感恩今生遇见你》,观众们顿时为这位曾经轻生而因赵家剧院挽救的故事深深感动。她叫蒋银银,家住苴镇街道虹元村,因先天性脑瘫导致双下肢残疾。她曾因治病困难患上了抑郁症,多次轻生。无奈之下,她的母亲不得不辞去工作,回来看护,可怎么做也改变不了她。一次,蒋银银从电视上看到赵家剧院演出后,很想去看看。赵亚华在送蒋银银回家的路上,听到蒋银银对母亲说:“如果我能像那些人上舞台唱歌就好了。”第二天,赵亚华买了音响送到她家,教他连接手机,学习唱歌。几个月后,蒋银银在赵亚华和主持人的搀扶下走上了舞台。无数次掌声渐渐驱走她心底的阴霾。几个月后,她不要妈妈看护了,还能协助妈妈做手套来料加工。为方便产品运输,赵亚华出资将她家门前的那条200多米长的泥浆路,修成水泥路,她更开心了,消除了抑郁症,还应邀走上央视《幸福账单》舞台,用她和赵家剧院的故事和一首《感恩今生遇见你》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主持人和无数观众。
赵亚华无偿为百送文化、种文化的事迹打动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上班族靳淑英,拿出家中积蓄,个人投资创办赵家剧院临夏不忘初心分院,自编自演话剧《绣红旗》《白毛女》《沙家浜》等特色节目,常年义演,每场观众达千余名。
同一天,河北阜平的山坳里、盐城东台的广场上,15家赵家剧院分院一起开唱。《拥军秧歌》跳起来,《逛新城》的歌声飞起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河北阜平县山区分院、盐城市东台分院等15家赵家剧院分院,歌如海、舞翩跹,百姓“家门口的星光大道”愈发璀璨。
“我今年69岁了,只要我活着一天,文化惠民之路就要常走常新,让赵家剧院永不打烊。”赵亚华拍着胸脯说。这位“中国好人”、全国公益先锋的眼里,闪着和十五年前一样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