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丨如皋“瓜果地图”再升级:“烟火气”里藏着“文明味” | 南通发布

夏日的城市里飘满瓜果香,28日一大早,在如皋市锦西路拾锦里的大拇指水果店门外一米线处,一个遮阳棚被快速搭起。

水果店老板韩忠胜正将当季最抢手的本地葡萄、香瓜还有少量早熟的梨子,用精致的果篮和保鲜盒一一陈列出来。

“这一米线可帮了大忙,相当于给我免费扩了店面,人气旺多了。不少骑车路过的居民被鲜艳的水果吸引,直接停在路边选购。”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韩忠胜笑着说,原本只能店内销售的空间瞬间外延,形成了一个吸引路人目光的“迷你时令水果集市”,7月份的水果销售增幅有10%。

不久前,如皋2025版“季节性瓜果地图”新鲜出炉,66处季节性瓜果临时销售点同步开放。韩忠胜的水果店便是其中之一。

早在2014年夏季,如皋首次推出“西瓜地图”,以“一张图”破题城市治理难题,用贴心服务让瓜农果农有处卖、市民群众方便买。只不过,今年这张“民生图”再次升级为“季节性瓜果地图”。

“为让‘瓜果地图’真正贴合群众需求,我们自今年春季起便启动筹备工作,深入主城区各街道、社区开展实地摸排,详细了解往年瓜果销售点运营情况、市民采购习惯及瓜农果农的销售需求。”如皋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长杨小卫介绍,今年的临时销售点,覆盖居民密集区、农贸市场周边及部分交通便利路段,较去年点位数量提升23%,人们通过手机,便可查询每个销售点的详细位置。

66个临时销售点,看似只是“瓜果地图”上的微小坐标,却承载着瓜农果农的生计、市民舌尖上的期待,以及城市管理者的智慧。

杨小卫说,相较于往年的“西瓜地图”,2025版“季节性瓜果地图”实现多项服务升级。“在经营种类上,将许可范围从西瓜拓展至桃子、葡萄、甜瓜等各类季节性瓜果,满足商户的多元销售需求;在经营空间上,放宽固定点位限制,允许商户在店外一米线内规范摆放,既方便市民选购,又为商户拓宽经营空间。”

在大司马路“森林果业”门前,市民陈女士正对着摊位上的水果犯选择困难症:左手边竹筐里的水蜜桃绒毛沾着水珠,右手边的阳光玫瑰葡萄串挂着晶莹的果霜,摊位角落的网纹甜瓜表皮泛着蜡质光泽。

“以前来这儿只能买西瓜,现在想买点葡萄给孩子,再捎个甜瓜当饭后水果,一趟就能买齐。”话语间,鼻尖萦绕着混合着桃香与果香的清甜气息。

“我们的执法人员每日对销售点进行动态检查,确保人在地净、人走地清。”杨小卫说,为实现便民服务与市容整洁的有机统一,如皋市城管局与所有摊主签订了《季节性瓜果临时摊点文明经营承诺书》,明确“三必须、六不准”要求,切实维护周边环境秩序,确保文明经营。

伴随着瓜农的叫卖声、市民的还价声,一张不断升级的“瓜果地图”,成为民生福祉最生动的注脚,让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有了温度,也让城市治理的“文明风”有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