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评审专家兼具“阅卷者”与“裁判员”的双重角色,其履职水准直接关乎“交易公平”的实现。为进一步规范评审专家管理、提升服务效能,如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数智化为抓手,多措并举并牵头制定地方标准,筑牢公共资源交易公平公正防线。
“抽专家时看不到信息,打分时不知投标方是谁”,这是如皋“双盲”评审的真实写照。如皋依托省公共资源交易系统随机抽取专家,全程“背靠背”操作,像给评审工作加了一道“隔离墙”,把人情世故、暗箱操作的可能牢牢挡在外面。“双盲”评审,隔绝人为干扰。在这样的机制下,每一份评审结果都只认规则、只看实力,让公平正义在阳光下生长。
走进如皋的评标区,“数智见证”系统如同不知疲倦的“监督员”,实时记录专家的一言一行,全程留痕监管。一旦出现违规苗头,系统立刻提醒;若执意违规,扣分、暂停资格等“紧箍咒”随即生效。这双“电子眼”不仅让评审过程有据可查,更让专家时刻绷紧责任弦,倒逼每一个评审动作都合规守矩,让履职尽责成为自觉。
“以前评审常遇‘熟面孔’,现在上海、浙江的专家远程来帮忙。”如皋积极拓展区域合作,与上海青浦、浙江温州、山东泰安等地携手开展远程异地评审,让优质评审资源跨区域“流动”。这一打破地域壁垒的创新,既破解了“圈子评审”的难题,又引入了外部智慧,让评审结果更专业、更具公信力,为公共资源交易注入新鲜活力。
从实践中来,到规范中去。如皋牵头起草的《公共资源交易评标(评审)专家现场管理规范》南通地方标准,将专家现场管理的服务规范、“一标一评”等要求转化为明确的标准条款。该标准不仅填补了相关领域标准空白,更让评审专家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向精细化、规范化纵深发展。
从“双盲”隔离到数智监管,从跨区协作到标准引领,如皋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举措,让公共资源交易的“天平”始终精准。这些探索既守护了交易公平的底线,又优化了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