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惠民率队专题调研长江大保护工作,现场检查《长江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情况,研究部署迎接下半年全省长江大保护现场推进会相关准备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全省长江大保护(南京)现场会部署和市委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沿江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务实抓好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努力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从营船港闸出发,徐惠民一行驱车沿着江堤一路走一路看,先后来到苏通大桥东北侧等地块,现场查看了非法码头拆除后复绿、沿江岸线清理整治、生态林建设等现场。今年以来,沿江各地大力实施生态林建设工程,已完成造林绿化面积近5000亩,长江南通段初现一片葱绿的勃勃生机。徐惠民对沿江复绿植绿工作给予肯定,指出要科学统筹,把握好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着力打造生态型绿化景观。在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现场,徐惠民详细了解我市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情况,强调要按照国家、省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做好“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将触角向内河延伸,全面规范排污口设置和管理。
现场调研结束后,徐惠民听取了市相关部门关于长江大保护以及沿江化工污染治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等情况汇报。他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以来,各地、各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推动长江共抓大保护取得积极成效。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沿江重点环境问题整改有力推进,生态林建设工程快速实施,入江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沿江高质量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徐惠民指出,南通处于长江经济带下游和末梢,防范处置环境风险的压力更大,抓好长江大保护责任重大、责无旁贷。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推进长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全力以赴抓好国家、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的整改。对少数左顾右盼、行动迟缓的问题整改,要压实属地政府和实施主体责任,态度坚决、精准施策、限期完成,在落实整改、解决问题中推动长江大保护取得更大进展。
徐惠民强调,要牢牢抓住产业升级、绿色发展这一核心,坚持系统化思维,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力布局的高度出发,把解决“化工围江”问题作为长江大保护的治本之策,从根本上降低沿江环保和安全风险。要认真落实省、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方案,统一思想认识不动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加大力度、一鼓作气,加快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要把化工生产企业和危化品仓储经营企业全面体检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严格安全、环保、生产工艺、从业人员任职条件等标准,对化工产业发展现状作出科学精准的诊断。要依法依规推进整治提升,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分类处置,在整治关停“小散乱污危”企业的同时,鼓励发展高水平绿色化工,着力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秘书长陈俊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