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数次听朋友说起她的朋友桑,一个我只在照片里见过却一直在心里徘徊的美丽女子。在我们小城,桑的家境算得上优越,有多金的老公、争气的孩子,自己是公务员,过着多少人羡慕的生活,人生可谓圆满。
半年前的一天,朋友说桑辞职了,我惊讶地问:“为什么呀?”朋友说桑辞职去了贵州,选择自费支教。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半天没说话,心底里汹涌着对她的敬佩。小城的公务员,做到桑这个年龄,基本已经是中层领导,工作也不再那么忙累,一般人怎会舍得抛弃已有的一切从零开始。可是桑说:自己已经四十多岁,要做自己喜欢的事,再不去做就怕来不及。桑的朋友圈,有那么美丽的夜晚,天空深邃悠远,星星亮闪闪。桑的学生,有星星般亮闪闪的眼睛,花朵般灿烂的笑脸。
桑去贵州已有半年,竟然没回来过。朋友说和她说:你一个帮忙的,想家可以回来住几天,桑说怎么可以我有课呀,不能耽误给孩子们上课。这种人生的认真态度让人无言以对。
同一个在新疆支教过两年的朋友谈过几次,他说觉得在新疆生活一段时间挺好的,就报名去了新疆,每年只在寒暑假的时候回来。我问他你后悔吗?离家那么远,孩子年幼、父母年迈,放弃正在上升的事业。他说那是一段难忘的记忆,是另一种生活,同以往的经验截然不同的生活。决定了就不后悔。
这个朋友写一手好文章,海报做得尤其让我开眼,我对自己不会做但是别人擅长的事格外佩服,分明就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儿。他身上有理性的睿智更有浪漫的光辉,在新疆那两年,除了同孩子们在一起,就是不停地写呀写,写了一本书。
平日里我们说的支教,似乎都是年轻人的事,利用假期或者毕业去贫困地区,在人生的风帆刚刚启程的时候,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给他们打开一扇窗,让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这世界上,除了“爱”以外,最美丽的动词是“帮助”。可是仍有一些人,有家庭有事业,在午夜梦回月光洒下的时候,被心底里的渴望搅得睡不着,最终爬起来,不顾一切地去做喜欢的事。
桑的朋友圈里有一张野花的照片,那是一个女孩子在上学路上摘来送给桑的。女孩子说自己家穷,只能送给老师路上摘来的花儿。这些小野花让她流了泪。所有吃的苦受的累、外人眼里的不值得,在那一刻,都值了。
同我这个朋友一起去新疆的那些人,回来后都被提拔到领导岗位,而我的朋友,不去找不去问,依然安稳地做着自己的工作,新疆之行只是人生的一段美好回忆,而不是邀功请赏的筹码。人生总要有那么一次,能忘了自己忘了名利,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好像心底里有个梦想要去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