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不能免俗地也来说说《延禧攻略》。加入VIP观看是会自动跳过片头和片尾的,所以那些歌还是到最后才听到。据说给影视剧写歌的人也是非常用心,先通读剧本,熟悉演员性情,看过几集拍摄的画面才会开工。因为深谙音乐与画面结合所能到达的境界,所以近年来对于音乐的投入越来越多,有些故事一开始其实挺没劲的,但片头和片尾的制作剪辑都非常精良,颇有荡气回肠之感,就冲这一点点感觉,也会促使人们一集接一集往下看。
《延禧攻略》有好几首曲子,还是那首《听》为剧情添彩最多。于正本是写故事的人,写起歌词来自是如鱼得水,安琥是不温不火的老歌手,这种选择是对的,太红的歌手会吸人眼球,也会喧宾夺主。一个好的故事,锦上添花没有烘托来得重要。
一开始总觉得魏璎珞演得有点欠火候,完全是剧情带动了她,她本身的表达始终有些不那么入戏。做宫女是这样,当了贵妃依然如此,就连走路端起来的样子也是不那么真切。另外,她的古装扮相不如现代照,额间高了点。就着片头曲看过那些妃嫔们你方唱罢她登场,有些只一个眼神,感觉个个都比魏璎珞有戏。看过几集后患了老毛病,把小说找来一气看到了底。于正很聪明,原本就想要拍成电视剧,小说跟剧本没有太大差异。故事情节紧凑环环相扣,有历史的依托写爱情,真实感要强烈很多。这个看上去是宫斗的故事主题曲里没有尔虞我诈,爱情的主调让人心头一热,跟故事的结局如出一辙,原来人世间真爱的温度依然是暖的。这跟写作中顾左言他的功效出奇地相似,明明是想说相爱的美好,却一直在叙述春天的光景,这厢头心里小鹿乱撞,眼睛里看到的却是树梢绽放的花朵。
“这一杯寂寞的酒,把春意浇上了头,恍惚间那些温柔,再一次和我相守。模糊了堆积的愁,看岁月留了又走,每一夜痛的理由,是曾经忘掉的忧。”这部分的旋律风格一点都不突出,几乎是平着走的,直到后面哼吟的出现,一种幽怨绵长的情意瞬间得以凸显。加上精心挑选的剧情画面,东方美学与清廷文化的完美结合,雍容大气的清宫画卷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咬唇妆,一耳三钳,点翠鎏金手绣的精湛工艺,灰色调的渲染,出人意料地让璎珞的故事入心入肺,仿佛她所有表现上的弱点都可以被忽略和原谅,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在。“看镜中人朱颜瘦,看爱与恨新又旧,看灯如昼泪湿透,看谁来约黄昏后。”原本对于《看》这个标题的疑惑在昆曲悠扬的叹息中释怀。
看上去遥远的故事并不是与当下的我们毫无关系,听起来不露山水的歌也并非想让人转身忘却,所有的存在都是生活用意深远地安排,看与听的结合永远是摄入世界的最佳搭配,更何况这首叫做《看》的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