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钱锺书谈鲁迅 | 南通发布

    鲁迅与钱锺书是不同年龄段、不同个性的两类人,但因为都有着巨大的声名,而常被人拿来比较。鲁迅长钱锺书近30岁,是前辈,在他们共同生活的时代里,鲁迅早已是知名作家,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但钱锺书前半生谈他却很少。

    其实人到晚年,钱锺书在公开场合和私下都谈及鲁迅。1979年,钱锺书随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赴美访问。在一个小型座谈会上,他回答了记者有关鲁迅的问题:“鲁迅的短篇小说写得非常好,但他只适宜写short-winded‘短气’的篇章,不适宜写‘长气’long-winded的,像是阿Q便显得太长了,应当加以修剪 curtailed才好。”(水晶《侍钱“抛书”杂记》)

    两次重要的纪念鲁迅的活动钱锺书都参与了。1981年,他任鲁迅诞辰100周年纪念委员会委员,他说“是被邀去凑数的”,(1981年致李景端函)一般活动并不参加:“鲁迅纪念活动,弟以事都未叨陪,只出席结束大会”。(1981年致郑朝宗函)1986年,社科院举办“鲁迅与中外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他以副院长身份致开幕词:“鲁迅是个伟人,人物愈伟大,可供观察的方面就愈多,‘中外文化’是个大题目,题目愈大,可发生的问题的范围就愈广。中外一堂,各个角度、各种观点的意见都可以畅言无忌,不必曲意求同……”(《“鲁迅与中外文化”学术讨论会开幕词》)钱锺书对鲁迅的零星评价,大多是带中性色彩的学术层面评价,即使在再大场合,他也没违背个人立场对鲁迅作过高赞誉。

    1988年,汪荣祖到京拜访,钱锺书谈及鲁迅:“许多名人之透明度日渐昭然,如毛、如鲁迅皆然。鲁迅与蔡元培之品德皆不足取,若鲁迅姘妇成为弟媳,而蔡乃一官僚耳。”“然统言之,胡适之品格绝高于鲁迅、蔡元培等。”(汪荣祖《槐聚心史》)钱语直截了当,令人惊骇。他对鲁迅品格的怀疑,应指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指称鲁迅对其有不轨之行为。这件事,不管其他人信不信,钱锺书信了。他这个认识,估计在解放前就已根深蒂固。

    他还对鲁迅冷落原配夫人感到不满:“三年前鲁迅纪念时出版之传记,即出敝所人撰著,中间只字不道其原配夫人,国内外皆有私议而无声言者。”(1985年致李国强函)鲁迅刻薄的批评也令钱反感:“钱也称赞胡适的为人,说鲁迅那样批胡骂胡,且很挖苦,但鲁迅生前,胡适从来没有讲过鲁迅半个不字。”(李锐《黎澍十年祭》)

    可以这样说,钱锺书对鲁迅缺少好感,这和鲁迅作品无关,他看重的是文人的私德。不谈私德,他们在思想特质上其实是一致的。他们都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都追求思想的自由,都有极强的批判意识。但鲁迅逝世后,他的被过度利用是显而易见的。钱锺书对此,内心也是抵触的,也很清楚。1988年10月,《新民晚报》严建平在钱锺书家,谈及鲁迅。“当谈到鲁迅被人当做棍子时,钱先生感慨地说:鲁迅是最主张自由的,但身后却失去了自由,这是很大的讽刺。”(严建平《见钱锺书先生》)这是绕开私德后,钱锺书对鲁迅客观的知人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