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若有话说 | 南通发布

夜里好像梦见了几个月前卖掉的旧居,但是寒冬的夜太过于漫长,各种各样的梦境缠绕在一起,醒来无论怎么回想终究无法确定。

当时是嫌卖房麻烦,全权委托了他人办理,所以并不知道最终会卖给了谁,只知道受托人接手后马上就把房子重新装修了。因了这似是而非的梦,我想起来去翻受托人的朋友圈,于是终于看到旧居被重新装修后的效果,比我原本能想象到的更精致美观很多,尤其是和记忆中的旧居对比,那种反差就更鲜明强烈了。

旧居从前是最简单的装修:土黄的复合地板,白色的墙面,平庸乏味的木窗框、木格玻璃拉门和厨卫装饰,只能说是舒适可住而已,远远谈不上精美;时间一长更是显得陈旧而暗淡,原先的那点舒适则在水管的渗水、墙皮的剥落以及周遭无穷无尽的噪音中被消磨殆尽。在我长久的印象里,它崭新的形象极其短暂而模糊,却仿佛生来就是和陈旧暗淡这类词联为一体,永不分离。唯一的亮色是客厅里的大窗子,使得这陈旧暗淡的房子无论四季变换,始终有着非常好的光线——大概也是这缕明亮始终安抚着没有找到称心的新居搬家前的我吧。

而面前图片上,有着神采奕奕的窗子和拉门,色彩轻快俏皮的墙纸,纯白典雅的厨卫装饰,尤其是客厅的那面大窗子更是显得气度非凡、睥睨众生。除了从熟悉的结构和极少数细小的线索还能依稀辨认出是我的旧居,这脱胎焕骨的变化,再也和陈旧暗淡这类词没有任何瓜葛。一时有点吃惊,然后是惆怅或者迷茫?其实无法表达清楚到底是什么心绪,但是似乎也并没有吃惊或惆怅到什么地步,很快我就转换心绪做别的事去了。

然而等到略闲下来的时候,脑子里突然浮出一段歌词来,是首林忆莲的老歌:

“我坐在这里看时间流过/是它看着我的日子到底怎么过/老房子若有话说它说甚么……”在回旋不止的旋律中,我突然有点好奇,会是什么样的人已经或将要住进这间既新又旧的房子,他们会来自哪里,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有着什么样的过往和喜乐,会不会恰好也知道林忆莲的这首歌:“老房子若有话说它说甚么/在我和某某之前这里是谁的窝/有谁比谁快活谁为谁而难过/留下多少指纹说不定做过一样的动作……”

我其实是一个非常恋旧的人,小时候总是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从一个乡镇搬家到另一个乡镇,长则待七八年,短的只有一两年。后来看宫崎骏的动画片,经常会出现童年搬家的场景,每一个都让我感同身受,宛若时光倒流。我一直非常怀念那些童年居住过的地方,但是很多都因为乡镇的改造而荡然无存了,连一片瓦、一棵树,甚至半条河流都没留下,例外的只有其中一座古镇,侥幸因为被列入物质遗产而受到保护。好几次经过那座古镇,我都会悄悄地站在曾经居住过的楼前泪流满面。有一次是和几个朋友一起去,要离开时,我请朋友在车里等我五分钟,一面往旧地飞奔,一面告诫自己只是看一眼就走,绝对要忍住眼泪,没想到还没到楼下,只是远远看着那灰色的轮廓,泪水就已经夺眶而出,完全无法遏止……就是这样的我,如今却只是相对平静地想着“老房子若有话想说它说甚么”。于是突然明白了自己,与其说是留恋旧日故乡的居所,不如说真正留恋的是时光,是珍贵如晨曦般转瞬即逝的童年;而那前不久的旧居所留下的,只是陈旧暗淡且充满瑕疵的成年岁月,大概也就没那么值得悲伤惆怅了。

在那段冗长的岁月中,唯一的亮色大概是我即使经历了漫长到几近绝望的瓶颈期,仍然没有放弃想要努力去写作这件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