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情依旧 | 南通发布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原来,归去才是五柳先生的最好选择。

    不知为什么,我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归去来兮辞》上久久不能离开,沉浸在“山中何所有”的境界中。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为官八十多天、辞官回家途中的五柳先生明白:前方是来自心灵深处的召唤,是弃掷世俗尘埃的呼唤。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心却英雄难有用武之地,他惘然又愤怒,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锋芒日渐展露,世俗却毫无变化,他的鸿鹄之志似一粒星火淹没于世间的污水之中。但那火光绝没有熄灭,而是被他小心地藏到了心底,让自己航行在黑暗中的渺茫大海,还能看见一丝光明。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放下了世俗,也便看透了世事,前方是安放心灵的栖所,五柳先生像个孩子奔向母亲的怀抱,任何一次归家都未有这次来得真切啊。

    小路虽已荒芜,松柏菊花尚在,盛满的酒樽也还在那里。倚着南窗寄托傲然于世的气概,他知道自己其实一直都未曾离开,官场浮沉过眼云烟,都只不过是一场模糊意志的游戏,好在他认清了属于自我的天地。

    月光黯淡,不忍归去。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五柳先生爽朗一笑,那是对世俗的不屑一顾,他要驾一辆小车,划一条小船,既踏那崎岖的高山,又寻那幽深的沟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耕籽。”这里没有尔虞我诈,没有钩心斗角,只有月朗风清,只有良辰美景。

    抬头,定神。

    眼前的文字依旧似图景浮动,灰蒙的天空夹杂着浓厚的烟火气,忽想起有人说“五柳先生这是消极避世”的话语,不禁叹众俗人愚昧,五柳先生何曾不是庄子老子的精神传承人呢?他的世界无关乎荣辱,只有山野、菊花与草木,淡雅却会直击人的心灵,让迷失惊惶的我们能寻见或悟得生命的真谛。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我想,彼时的五柳先生定是幸福的。                         范逍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