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整洁的道路、多彩的苗木、幸福的笑脸……走入海安市胡集街道周吴村,一幅生态美、产业强的新时代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周吴村盈拓生态园一景
总面积3.84平方公里的周吴村,现有村民840户、人口2352人、19个村民小组。2016年,这个纯农业村年实现村营收入1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被列为南通市级集体经济薄弱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周吴村两委会一班人正视村级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找问题、想思路、谋发展,决定走坚持绿色发展、加快土地流转、做强特色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在引进占地100亩的盈拓生态园的基础上,2016年成功引进海安园林绿化苗木基地项目,一期投资2500万元,流转土地300亩,每年可生产花草300万盆。随着二期、三期项目的推进,目前该项目已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北美海棠、高杆桂花、美国红枫、独杆红叶石楠、榉树、紫薇、麦冬,以及花卉盆景等,营造了生态宜居宜游的新环境,周吴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
周吴村农民在家门口的“花卉苗木工厂”管护花草
周吴村绿色产业逐步壮大,许多农民成为“上班族”。除了在周边园区企业上班外,园林绿化苗木基地按每年每亩1200元的标准发放土地流转金,带动村里百余人在家门口就业,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2组68岁的村民徐高芳把5亩责任田流转给基地后,到基地管护花卉苗木,每天工资收入45元。原先在周边找活干的挖掘机老板夏习军,在基地从事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去年他投资40多万元又添置一台挖掘机,并创办了一家劳务公司和建筑机械租赁公司,年纯收入达20多万元。从企业退休的顾苏川被盈拓生态园聘为安全员,日工资达100元。村里还建立青年电商联盟,从事花卉苗木、家纺、家具等网上销售,让村民足不出村就做“创客”。村党总支书记崔卫华带头组织招引二、三产业项目,目前每年可增加村营收入近20万元。
周吴村对河道进行木桩护坡施工,改善水质
周吴村还落实责任,示范带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景在村中、村融景中”的美丽乡村升级版。总投资590万元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已竣工,目前正在对2200亩农田的路、沟渠、泵站等进行改造,同时深化农村常态化保洁,开展河道“黑臭水体”整治,巩固提升日常保洁和垃圾分类处置机制,做到村庄垃圾日产日清。此外,周吴村经常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谱写村歌、打造“会说话的文化墙”,开展“文艺表演+宣讲宣传”,推动以文化人、化风成俗。深化移风易俗,探索成立农村“红白理事会”,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引领,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移风易俗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周吴村在村庄道路沿线打造“会说话”的“生态文明”文化墙
人间万事出艰辛,历尽天华成美景。如今的周吴村以党建为引领,呈现出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良好发展态势。去年,该村实现村营收入53万多元,村民年可支配收入达2万多元,迈入了海安市“星级村”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