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带动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

海门市余东镇长圩村党总支:

创业带动产业 推动乡村振兴

编者按

以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为“轴心”,坚持抓党建、抓富民、抓生态、抓稳定“四轮”驱动,近年来我市各地镇村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提出的“一轴四轮”职责,工作举措逐步丰富,各方面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今年7月,在市委举办的首次镇村书记讲坛上,有8位镇村书记登台交流。前一阶段,本报记者探访这8个镇村,以期通过他们的探索实践,引导全市广大镇村党组织更好地履行“一轴四轮”主要职责,以每个镇村的发展,汇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2016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万元;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万元;今年预计能突破3万元。”19日,海门市余东镇长圩村党总支书记戴美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村民收入芝麻开花节节高,主要得益于“农户+基地+合作社”模式。

长圩村地处余东镇东南部,下辖2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08人。1996年,戴美英走上村支书岗位,一干就是22年。如果从到村工作算起,一共在村待了37年。“我是农村改革开放40年的见证者、参与者。工作实践告诉我,无论农村社会结构、中心任务、主要矛盾怎么变化,村党组织领导作用的轴心永远不能变,抓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职责永远不能变。”

发展经济是实现强村富民的必由之路。长圩村党总支以创业带产业,产业促就业,推动村级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2004年,村里依托蔬菜产业基地,推广蔬菜规模种植,先期建设50亩连片农业示范区,引导村民在样板田上学技术。2006年,建立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园区,成立露地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刚成立,12组村民周进兰便加入了。“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统一购种、育苗、肥料、农药、技术、销售等服务,比自己单独种田的收入要多,还不用费那么多心思。”

2016年,长圩村联合5家合作社,建成集种销、配送、托管等服务于一体的合作社联合体。现在的长圩村,拥有高效设施农业1329亩,建成了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197名村民加入合作社“大家庭”,通过这个平台,村民的致富路越走越宽广,年均增收10%。周进兰告诉记者,自己的收入由土地租金、合作社打工收入和利润分红构成,“去年收入接近3万元啦!”

经过多年发展,长圩村蔬菜已扬名苏沪市场,平均每天有近20吨的各式蔬菜外销。目前,全村有钢架大棚1329亩、露地蔬菜608亩,种植的品种有杭椒、刀豆、大葱、有机花菜、西兰花、芥蓝等20多个。

(下转A2版)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