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更俗剧院焕发勃勃生机

百年前,张謇先生在南通城西南建更俗剧场。“更俗”之名,意在更旧俗、

树新风。百年后,剧院引精品、惠民生、重服务,再次扬帆启程——

百年更俗剧院焕发勃勃生机

百年更俗,静静地坐落在城市一隅,她的发展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与时代同行、与城市共舞走过的历程,展现了文艺在实践中留下的深层思考。40年来,更俗没变,她继承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品质、为民服务;40年来,更俗变了,她砥砺前行,变得更精致、更包容。现在,来自全世界的华美乐章在这里奏响,南通的声音也从这里走向全世界。

更俗,

南通人的“老戏园子”

提起更俗剧院,南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精彩的音乐会、话剧,抑或是美妙的歌舞表演,而在不少老人的心中,这里就是家门口的“老戏园子”。

如今,每当有演出的日子,更俗剧院大厅里经常能见到一位“老粉丝”的身影,他就是74岁的周习成。除了当观众,他还有个特殊的身份——曾经的更俗剧院总经理。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在这里度过了将近20年时光。

周习成初到剧院工作的时候,这里还叫做“人民剧场”。他说,过去,人民剧场只有一个大厅,用来演戏、开会,有时还会放些电影。每到放电影的日子,剧场门口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一票难求。在周习成的印象里,1988年4月底,梅葆玖和梅葆玥来通献演《四郎探母》的那几天,人民剧场是最“风光”的,“当时可谓是万人空巷,都来一睹京剧大师的风采。能请到这样的大家,可见人民剧场地位有多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人民剧场停业重建。看到昔日的“戏园子”变成了施工工地,不少不了解情况的市民慌了神。周习成说,当年他接到许多观众的来信,无一例外询问为什么这么好的园子要被拆掉。周习成一一给他们回信,表示剧场只是原址重建,建成之后将给市民带来更好的服务。

新世纪之初,建筑面积约为1.3万平方米的更俗剧院闪亮登场。在保留演艺大厅的基础上,新增了6个演艺小厅。2016年起,剧院又先后投入近200万元,将硬件系统升级,成为一座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于一体的艺术殿堂,为南通增添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作为老领导、老员工,周习成不禁为崭新的更俗剧院点赞。他感慨,跟原来相比,现在的观众去更俗看演出、看电影的选择更多了,环境也更好了,“更俗剧院迎来了又一个辉煌。”

更俗剧院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杨志军告诉记者,这几年,剧院更加注重引进剧目的品质,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柏林交响乐团等蜚声海内外的演出团体都在剧院亮过相,杨丽萍、刘岩、陈燮阳等艺术大家都在剧院演出过,多部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和“五个一工程奖”获奖作品也在剧院首次与南通观众见面。去年,由我市创排的文艺精品话剧《张謇》在更俗首演,张謇故事从张謇创办的剧场传扬出去,许多观众觉得很有意义,因而十分火爆。现在,剧院每年进行商业演出50多场,重点引进剧目超过10场,这与过去每年的四五场相比,已经翻了倍。

作为我市公共文化服务的平台,除了剧院内的演出,更俗每年还定期举办“更俗之夏”大型广场文艺活动,利用自身资源,适应多方需求,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休闲纳凉场所。很多市民夸赞,新的更俗剧院在继承更俗剧场和人民剧场优良传统的同时,又拉近了老百姓和文艺作品的距离,他们正在用实际行动讲好一篇生动的“更俗故事”。

更俗,

让演出方“宾至如归”

吴侬软语,越韵悠悠。8月2日至3日,“同唱一台戏”明星版越剧《香罗记》《西厢记》接连两天唱响更俗剧院。这两部品牌大戏均由绍兴市演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绍演公司”)创排,集结了李敏、张学芬、郑曼莉等众多越剧“大咖”。据了解,这是绍演公司来更俗演出的第10年。

从2009年开始,绍演公司带着他们自主创排的明星版越剧《梁祝》第一次来到更俗剧院。据绍演公司总经理裘建平回忆,那场演出非常火爆,演出票被一抢而空。除了观众的热情,剧组成员们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更俗剧院的专业素养和热情配合。不论是前期顺畅的联络沟通,还是装台期间舞台技术人员的耐心细致,甚至是演出结束后的一系列收尾工作,更俗都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让他们“宾至如归”。

这就是绍演公司与更俗擦出的第一次“火花”。良好的合作为南通戏迷谋得了“福利”,也正是从《梁祝》开始,每年绍演公司巡演,更俗剧院都会邀请他们来通演出,绍演公司也会主动安排江苏南通这一站。此后,他们每年创排的明星版越剧大戏几乎都搬上过更俗剧院的舞台。

裘建平表示,更俗剧院对剧目宣传的市场意识很强,场场演出的信息都会提前利用报纸、微信、网站等平台进行全方位预告,宣传营销都很到位,每场演出上座率都很高,这也是他们愿意来更俗的重要原因之一。

来过更俗十余次,裘建平惊喜地发现,虽然南通不大,但更俗剧院和其他一、二线大城市的剧院一样,不光有传统戏曲,还有世界顶级的芭蕾、音乐会、话剧、儿童剧等上演,这对于一个地方剧院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坚持。市民能够在这样一座高雅圣洁的艺术殿堂中,欣赏来自全世界的艺术精品,也让作为演出方的他们愿意将“名团效应”和多样化艺术表演形式奉献给南通观众,让演出方、剧院和观众三方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更俗,

让观众越来越“懂行”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前几天,经久不衰的上海京剧院保留剧目《智取威虎山》在更俗剧院唱响,受到了众多南通戏迷的追捧。现场,有的观众提前一小时就开始排队取票进场,大厅里坐得满满当当。

这样的场面过去在通城并不常见,而如今却成了“家常便饭”。据杨志军介绍,让更多的普通市民走进剧场,让精品文艺不至于在21世纪成为“博物馆里的艺术”,一直以来都是更俗追求的目标。每场演出剧院都会推出一系列30元、50元的惠民票,比例不低于总票房的20%,也就是说看场演出比看场电影还便宜。此外剧院还要拿出不少于10%的免费票,赠送给各个行业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城市的特困户、低保户,也让他们能走进剧场。因此,排长队取票的场面屡见不鲜,甚至有不少没能买到票的观众在售票处苦等退票,更有人等到开演仍不愿离去。

令人惊喜的是,在这些演出现场,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去年,江苏大剧院携现代京剧《青衣》献演通城,30岁的白领张小姐特意买票前去观演。她表示以前对京剧无感,认为父母那代人喜欢京剧很正常,而现在她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加热衷于在传统艺术世界中探寻快乐,“这次演出的票价非常便宜,剧情经过改编变得通俗易懂,所以我抢买了几张票,和家人一起好好过把瘾。”此外,张小姐认为更俗剧院的观演条件也是数一数二的,在如此优雅的环境中走近艺术,更能感受到博大精深。正因为如此,现在大大小小的演出她都会前来捧场。

面对这样的评价,杨志军很欣慰,他坦言:“现在的南通观众越来越懂行了。越来越多的普通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开始欣赏和喜欢高雅艺术,更俗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报记者黄哲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