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

让更多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

□余 示

五接镇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阵地,组织残疾人参加职业技能素质培训,先后举办计算机、烹饪等培训班,使残疾人具备行业或专业准入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近年来,五接镇培训残疾人近千人,300多名残疾人走上工作岗位。(8月24日《南通日报》)

据报载,通州区“残疾人之家”实现了乡镇街道全覆盖。一些残疾人到了“残疾人之家”,精神状态为之一振。他们进了“残疾人之家”,心情舒畅,做点手工还可贴补家用,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残疾人也不例外。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全面小康“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要在全社会营造关爰残疾人的氛围。国家出台了《残疾人权益保护法》,专门设立了助残日,从中央到地方全部建立了残疾人协会,给残疾人颁发证件,给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建立“残疾人之家”等一系列举措,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要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心残疾人、爱护残疾人的良好氛围。对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让其生活更方便。让残疾人免费乘坐公交车,为其出行提供方便。残疾人就医优先优惠,提升他们的幸福指数。

要引导残疾人转变思想观念。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残疾人自强不息,通过自身努力成功就业且过上了幸福生活。西亭镇重度残疾人李建瘫痪在床多年,通过互联网学习葡萄种植技术,摆脱贫困面貌就是例证。要帮助残疾人克服“低人一等”的心理障碍,引导其向自强不息的典型学习,不等不靠不要,振作精神走好自己脚下的路。

要帮助残疾人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除按政策享受资金补助外,要多给他们送技术、传递致富信息。要在种好责任田的同时,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务工致富。党员李敬聚建办福利企业30年,组织多名残疾人学技术、做手工,残疾人每月务工收入多则三四千元以上,少则七八百,个个摘帽脱贫。由此可见,残疾人之家、福利企业都是他们的好帮手。行走不便的残疾人可在家中做一些手工。体力较好的也可引导其种植蔬菜,发展庭院经济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