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散步轶事考辨

东写西读

康德散步轶事考辨

□安迪

毛姆随笔集《随性而至》(宋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10月)中有一篇《对于某本书的思考》,把哲学家康德的日常生活写得绘声绘色。其中说到一段轶事,后来流传甚广:康德每天不论天晴还是下雨都要散步,而且不多不少一个钟头;每天离家的时间也是分毫不差,镇上的人都能根据他出门的时间来对钟;而且他散步一成不变走着相同的路线,只有一七八九年七月中下旬的某一天,他走了另外一个方向,哥尼斯堡的居民惊讶万分,纷纷议论一定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原来这一天康德得到消息,巴黎的暴民攻陷了巴士底狱。

但毛姆在小说《寻欢作乐》(叶尊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1月)中借评论家牛顿之口说的这段轶事,却略有不同:康德不是改变了散步的方向,而是提早一个小时从家里出来,邻居们照样脸色大变。

两种说法,哪个更为准确呢?我翻阅了手边三本康德的传记:〔德〕卡尔·福尔伦德的《康德生平》(商务,1986)、〔苏〕阿尔森·古留加的《康德传》(商务,1981)和〔美〕曼弗雷德·库恩的《康德传》(世纪文景,2008),结果,都不是这么说的。康德每天午饭后要散步,这都有记载,但出门时间分毫不差,却不是指散步,而是有几年,康德每天下午要去拜访因痛风不能出门的老朋友格林,这位英国老朋友过着严守规律的生活,被称为“像时钟一样的人”,康德和他“相聚时间的规律性,起初是因为英国人的准时性格,不是因为康德。据说,邻居可以根据康德傍晚离开格林家的时间来对表:访问的时间在七点结束”(库恩《康德传》191页)。有个当事人还回忆说:“有时我会听见路上的邻人说:现在不可能已经七点,因为康德教授还没有经过。”(同上,314页)而康德听到巴士底狱被攻陷的消息,改变了散步习惯,三本书都只字未提。

康德散步的这段轶事我小时候就读到过,后来又多次读到,不管是不是毛姆发明的,肯定还会流传下去,知道这个轶事的人也肯定比读康德著作的人多。

热门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