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月饼
“故宫食品·朕的心意”,近日推出文创月饼故宫锦盒,锦盒画面源自故宫藏品,其中6个月饼促销价为328元,有网友称“一半钱为这个盒子付了”,但也有人觉得作为文创,这样的售价无可厚非。买文创食品,大众是否更看重“包装”,文创食品卖的是文化还是味道?
(8月29日《解放日报》)
不要轻易下结论
□毛建国
提到文创产品,一般人会把注意力放在产品上,以市场效应作为评价其成功的标志。其实,评价一款文创产品的价值,市场效益只是一个尺度,还有一个重要尺度,那就是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水平。文创产品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文化创意改造商品,还在于通过商品的销售流通,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让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于月饼而言,应该有三条底线。一是在质量上,不能出现问题;二是在价格上,不要走向天价;三是在包装上,不要走向过度。就目前来看,文创月饼并没有突破底线。至于前景如何,留待市场检验。总体来看,我们在文创产品上还是刚刚上路,如果轻易泼冷水,那就很有可能毁掉来之不易的发展好势头。而且,一种流行现象的产生,往往有偶然和必然的因素。我们不能因为一时没有看到成为爆款,就轻易否定其价值;我们所能做的,更多是尽量增强其成为爆款的必然性。
总体来看,对文创食品不要轻易下结论,不要随便打棍子、戴帽子、抓辫子。给其一点时间,只要没有突破底线,哪怕跌倒了也不要紧。跌倒了爬起来,继续走不回头,路也就出来了。
给它浇点冷水
□堂吉伟德
就性价比而言,一盒月饼价格高达数百元,对“寻常人家”而言实属奢侈。因月饼盒内搭售的其他商品以及过度精美的包装,使得月饼价格水涨船高“天价化”,成为久治不绝的顽疾。
如果单讲创意,任何“天价月饼”都有“智慧的结晶”,都蕴含着创新与新意的价值,比如顶级普洱茶叶月饼,同样是内容实用性与形式观赏度的有机统一。只不过承载的平台或者表现的形式,属于“现代化”而非“传统化”,属于功利的“现实主义”而非浪漫的“古典气息”。以文化为界线,如果带有浓厚现代气息的月饼,因为天价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那么以传统文化为包装的创意月饼,存在是否同样缺乏合理性?
文化现代与传统与否只是表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月饼自身的功能,以及其价格背后所衍生的其他意义。文创可以平民化和平实化,也能体现出“简约而不简单”的气质。只要“心有所念”,再简单的包装和廉价的月饼,都可以“做出一朵花来”。怕就怕,打着“文创之名”而行“天价之实”,并由此避开监控的巡查与防控。遏制“天价”卷土重来,必须严守“价格平实”的底线,巩固整治效果也必须坚持“平实的原则”,否则“文创”两字会蒙蔽大众的双眼,继续在“治而不绝”的治理困境中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