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段的日子很美
□王如滨
那一段动人的芳华,让人如痴如醉的青春,让人忍不住一次次回眸的日子,虽然逝去,依然闻着它的香;纵使不在,却似乎还可以触摸……
那年我才19岁,三位主科老师竟然都是第一次到工作单位报到。第一次当班主任,朱教师捋起袖子,故作威严,其实心里对效果也不太知道。
那时候大多学生特别听话,个个尊敬老师。那时候的老师还会去家访,南大街的巷子就像电影里的特写镜头。那时候的家长很淳朴,只会跟孩子说:“你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老师到现在才知道,那时候的男生要抄个作业得起个大早,给女生说的好话不少。那时候的孩子放了学,没啥好玩,有的还会去启秀桥下捞鱼摸虾,从桥上一跃而下,于事先扔下的轮胎圈里穿过。那时候的孩子,脑海里盘旋着的歌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只能听九块五的磁带。那时候的孩子怀揣少林梦,不小心却在上海码头被拦截,他们一心想着去世界闯荡。年轻的女老师和几位学生半夜去南通港寻找,白天家长来找人,老师急哭了。
还记得吗?陶老师喜欢用他沙哑的嗓子,大喊一声:“孩儿们!”不知道吧,陆老师做梦以为男生又出走去了台湾,醒来惊出一身汗。
那一段的日子啊:对着书桌上课本发呆的时光,银杏树下嬉戏的身影,偷偷喜欢过的女生,同桌之间的三八线,放学之后会去的录像厅,新华咖啡厅以及文化宫的溜冰场,藏着那永远鲜活稚嫩的青春悸动。
多年以后,可爱的女生还是那么美,不知是谁为她披上嫁衣?多年以后,可爱的女生成了最美女教师,她们依然那么活泼,或者文静。多年以后,那调皮的男生看到老师的评语会热泪盈眶,《昨日重现》在他的手机里会单曲循环。多年以后,那调皮的男生会开着宝马车,一路叙说着当初不好好学习的后悔,一直送老师到家门口,想着老师的指头被那一袋梨勾着吃不消。多年以后,班长带着班干部会把班上六十几位同学都找到,因为班主任说了:一个不能少!
不为别的,就为那一段的日子虽然泛了黄却很美。看到你,勾连起的记忆别样好……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第一届学生,写于启秀88级3班30年欢聚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