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小微宣讲阵地,延伸宣讲服务触角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体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党和国家面向未来的政治宣言。”近日,在寺街80号的庭院课堂里,胡家园邻里党支部书记凌长余带领十余名党员共同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第三讲。
据了解,在和平桥街道濠阳社区的寺街西南营平房区域,像这样的庭院大大小小有四百多个,为了将党的最新理论知识近距离传达给党员,濠阳社区创新宣讲载体,开设“庭院课堂”,将宣讲阵地搬到了这些庭院里,让党员们足不出院就能听党课。
近年来,崇川区按照“群众聚在哪里,理论宣讲阵地就建到哪里”的思路,积极鼓励各街道拓展宣讲阵地,将讲堂延伸到群众身边,开展小规模、短时间、面对面的“小微”宣讲,让群众能够“坐得住”“听得进”,从而扩大理论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观音山新城在过渡房、企业车间、街坊商铺、田间地头等一线建立了48个“理论讲习点”,满足群众的多元化需求;虹桥街道在党员中心户家中建立“党员会客厅”,既宣讲正能量也为民解难题……这种小范围、近距离的理论宣讲,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催生了微信、微博、微视频一系列微型网络平台宣讲阵地。依托“崇川在线”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十九大课堂”等学习专栏,定期推送理论文章、交流工作经验,开展理论微故事征集、主题微讨论、微课堂展播等“三微”主题活动;钟秀街道开通宣讲直播间,将理论课堂全程网络直播,在线网友突破5000人,现场还通过场外连线的方式进行交流互动;狼山镇街道曹公祠社区在社区公众号内新增“有声课堂”模块,架设起“空中互动交流平台”,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基层群众及时接受信息的新需求,填补了在职党员缺席党组织集中学习的遗憾……这些新媒体平台的运用,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理论服务,让理论宣讲“触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