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举措】 实施阳光工程防范体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崇川区汽车保有量不断飙升。然而,由于城市支路和街巷仍有一些“断头路”,路幅较窄,使得行车常常遇见“大路快不了,小路更难走”的状况。
作为车流量密集度较高的主城区,崇川高度重视打通城市交通微循环,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百姓出行环境。如:学田公园到菜市场道路、北濠桥东村、城南新村大转盘等部分老旧小区通过设置单循环,有效缓解了小区交通拥堵;三中学田校区至龙王桥路打通断头路,进一步方便了家长和附近居民的出行。
为加快推进市政道路建设,今年,从城建计划初定开始,崇川区各街道就针对支路建设开展了全线拆迁拆违,并做好群众工作,为道路建设创造基础条件。区城建中心、观音山新城管委会等建设责任主体,按照规划要求,组织方案设计、对外招标、施工建管、工程验收等工作。
为高质量开展支路建设,打造精品工程,崇川区还建立了阳光工程防范体系。工程方案设计期间,成立方案审查专家小组,形成集体决策机制,把好方案审查关;招投标期间,成立招标工作领导小组,符合条件的工程全部进入市区两级公管平台公开招标,招标过程中严格审核投标公司法人的无犯罪行贿记录证明;施工合同签订实行法人代表面签制度,同时开展廉政谈话,签订廉洁协议书;施工过程中,开展廉政文化进工地活动,聘请群众义务监督员、行风监督员参与监督,在工程公示栏上公示廉政监督电话;工程验收过程中,邀请财政、审计、纪委、群众、专家共同参与,联合验收。同时,针对工程业主代表,制定了“十不准”行为规范,对业主代表进行经常性的廉政教育,积极堵塞工程建设领域各个环节的廉政漏洞,预防工程建设领域贪污腐败行为,从而建设廉洁阳光工程。值得一提的是,在抓好工程质量的同时,崇川区还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抓好安全文明施工,区城建中心每月组织一次安全质量大检查,并不定期对各项目进行巡查。
本报记者陈静 通讯员邰步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