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走访】
街道“残疾人之家”实现全覆盖
8月30日上午,“城东街道残疾人之家”大厅内,10名残疾人围着一张长桌子,安静地从事着刻纸活动。肢体残疾人曹剑惠是他们的师傅,时不时地,她就站起身,移动着不怎么灵活的双脚,手把手地进行指导。
城东街道共有持证残疾人823人,他们大多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在贫困线上。为了全方位满足这些残疾人所需,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崇川区经过前期调研,高标准打造了集康复室、阅览室(家庭医生工作站)、助餐室、曹剑惠工作室、休息室、残疾人庇护工场6间功能室,约150平方米的综合一体式残疾人服务机构——城东街道残疾人之家,主要为辖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训服务、文体娱乐等服务。
通过今年上半年数月的运营,城东街道残疾人之家共有托养人员1人、辅助性就业人员12人,不仅为托养人员提供每日10元标准的午餐,还给辅助性就业人员除午餐外10元/日的就业补贴。“实现辅助性就业,是建设残疾人之家的主要功能之一。”城东街道残联专干张晓凤告诉记者,为了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增加家庭收入,城东街道不断寻找适合残疾人的手工项目,目前,共拉到了糊纸袋、剪线头等5个项目,还利用肢体残疾人曹剑惠的特殊技艺——刻纸,带领残疾人走出了一条自产自销之路。现在这里辅助性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能达到400~500元,“一系列辅助性就业工作的开展,不仅让残疾人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爱和帮助,更增强了他们自力自强的信心。”
崇川区拥有持证残疾人8069名。根据省、市残联关于建设综合性“残疾人之家”工作部署和要求,崇川区于2016年下半年依托原有残疾人托养中心,对托养资源充分整合,精细化推进“残疾人之家”创建工作。截至去年,已初步建成11家“残疾人之家”,其中,街道级6家、社区级5家。为了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到各项帮扶“福利”,今年,崇川新升级4家社区级“残疾人之家”为街道级“残疾人之家”,实现了10个街道“残疾人之家”全覆盖,与此同时将另建4家社区级“残疾人之家”,争取年底两级“残疾人之家”总数达到15家。目前,4家社区级“残疾人之家”中,狼山镇街道剑山社区“残疾人之家”已建成运营,其他三个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