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如一日,她诠释孝的真谛
通州五接镇村民江群悉心照料公婆传佳话
9月16日,我们到江群家的时候,刚匆忙到菜市场买菜回来的江群,正拉着婆婆上厕所。由于长期卧床,肠胃功能差,婆婆每天上厕所大小便要十几趟。
现年54岁的江群是通州区五接镇桃园村35组村民。1998年的一天,56岁的婆婆周作英突患高血压、心脏病。当时江群和丈夫徐跃东在南京开了个眼镜店,听到这个消息,江群马上从南京赶到南通,到医院陪护婆婆。当时女儿还在上小学,江群早早起床把女儿送到学校后马上赶到医院。经过一段时间的诊治,婆婆基本康复回家,但每天还得吃药。2009年的一天,在南京眼镜店卖眼镜的江群接到电话,听说婆婆突然手脚都不能动了。心急火燎的江群叫家人马上把老人送到医院,自己包了一辆车急急赶到老家,老人在南通平潮肿瘤医院住院半个多月,江群每天日夜服侍,为了让老人康复,江群又把老人带到瑞慈医院和南京鼓楼医院治疗,为了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江群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
经医院诊治,婆婆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颈椎病、囊肿、胃下垂等多种疾病。婆婆出院后,手脚依然不能动弹,长期卧床,长期服药,连吃饭也要喂。为了照顾好婆婆,江群彻底结束了南京的工作,回到老家专门服侍婆婆。这一服侍就是10年,这10年一年四季,每天她凌晨4时起床拉婆婆上厕所,然后烧早饭,喂完婆婆早餐再喂药后匆忙上街买菜,买菜回来再拉婆婆上厕所,然后烧午餐,再喂午餐、喂药,14时,给老人喝一杯花生奶,然后再帮老人清洗(打消毒水、上药等),17时烧晚饭然后喂饭、喂药,接着服侍老人睡觉,22时再拉老人上厕所。就这样周而复始。老人因为长期卧床心情不好,江群一有空就陪老人聊天,哄老人开心多吃点。
去年8月16日,不幸又降临到这个家庭。江群公公徐承兵突患食道增生,送到南通平潮肿瘤医院,手术后,江群既要服侍好婆婆又要服侍好公公。丈夫从南京回来在医院照顾公公,那些日子,江群每天白天去医院看下公公,晚上赶回来照料婆婆。
采访中,江群一再和我们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这位普通的农村儿媳,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震耳发聩的表白,她以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的心态,埋头做着她认为该做的事情,书写着“孝”的朴实无华。
本报通讯员马正祥